万物互联,呼唤良好数字生态(新语)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放管并重,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统一,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正在展开的万物互联图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营造良好数字生态,让数字技术呈现给我们更多美好、更多可能。

万物互联,呼唤良好数字生态(新语)

来源:人民日报 2021-11-02 15: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早晨被智能音箱唤醒,边洗漱边听订阅频道更新;出门上班,智能网联汽车自动规划最优线路;在线办公,在各种智能设备之间切换……连接无处不在、数据源源不断,借助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万物互联”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对良好数字生态的呼唤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放管并重,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统一,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当前,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加快建设,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生产生活,围绕数据的流动循环、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日益复杂的生态系统。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才能进一步为万物互联打开更多空间,也让万物互联的技术图景更好服务人们的需求。

数字生态影响用户使用心态。身处数字化生存之中,是乐于慷慨“授权”获取更多服务便利,还是因不愿让渡隐私主动放弃技术升级?能持续提升人们分享意愿的,不再是大幅提升的算力、无限优化的算法,而是人们在数字世界真真切切的体验。在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之下,人们才乐意尝试新的场景应用,才放心将生活轨迹存储于庞大的数字系统。

数字生态影响未来技术形态。越来越“智慧”的数字技术,会被用来持续提升人类福祉,还是会被当成一味谋利的工具?能引导数字技术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方向发展的,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更是规范技术成长的市场规则、政策环境。在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之下,数字技术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在展开的万物互联图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营造良好数字生态,让数字技术呈现给我们更多美好、更多可能。

智春丽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