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何来?

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何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2-27 14: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故宫文创产品、三星堆文物、敦煌博物馆的VR视频,都引起人们热烈追捧。传统文化“国潮热”在青年群体中悄然兴起。传统文化为什么会受人们追捧,它的时魅力从何而来?

传统文化热是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资源融合发展的产物

我国的文化遗产、文物数量极为丰富,许多博物馆的文物藏品由于展出条件所限,但大部都没有展出机会。随着5G、VR、AR和AI等数字文化技术的发展,通过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展示文化遗产和文物,成为国内博物馆行业发展新趋势。通过故宫博物院制作的一个个VR视频,只要带上专用眼镜,人们就能身临其境地穿梭在故宫中,三希堂,养心殿,唱音阁都如同身临其境。敦煌博物院制作的VR技术产品《“云游”莫高窟》,《敦煌岁时节令》《吾爱敦煌》《敦煌说》等短视频,则将音乐、画面、故事与情感融为一体,让人们通过虚拟技术下体验莫高窟的文化魅力。2021年春节期间,在河南省春节晚会上演出的《唐宫夜宴》,将真人表演和VR技术相结合,在一群唐代宫廷女乐俑生动谐趣的舞蹈中场景中,融入《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以及出土于河南的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珍贵文物,在短短5分钟里,给人们所未有视觉冲击,使人们沉浸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之中,遐想翩翩,回味无穷。

数字技术还推动了博物馆创意产品的开发,把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化、审美内涵推向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年来,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在众多的时尚创意产品中脱颖而出,引起人们的热议和追捧。故宫的千里江山图屏风和文化口红、敦煌博物院的自助订制图案丝巾、三星堆的盲盒和“青铜味”的“堆堆冰淇淋”等,都成为热销的时尚创意产品。数字技术和赋予了传统文化以时代魅力,唤醒了沉睡在大地和博物馆中文化遗产和文物,使它们以全新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

传统文化热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结果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倡导树立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在这种背景下,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

在教育领域,我国大、中、小学教育体系显著增加了古诗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掌握程度和探索兴趣得到全面强化。

在科技领域,“北斗”通讯卫星系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嫦娥”月球探测飞行器、“天宫”载人空间站,“鲲鹏”处理器、“鸿蒙”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等一大批自主尖端科技系统,都以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来命名,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前沿奋勇开拓的同时,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根”和“魂”的文化自信。

在文化领域,近年来我涌现了一批收视率高、口碑良好的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我有传家宝》《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非遗公开课》等热播电视节目,在激发广大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各地文化旅游部门,以及《中国旅游报》《中国文化报》、央广网、新华视频等国家级媒体,纷纷以各种形式,开办线上“非遗公开课”,引导公众走近和了解“非遗”。许多“非遗”传承人纷纷利用B站、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发布和传播“非遗”内容,不断拉近普通公众与“非遗”的距离。著名自媒体人李子柒通过视频节目,展示中国传统农耕生活的衣、食、住、种、采、酿等方方面面的传统技艺,在海内外社交媒体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生动呈现。

传统文化热展现了中国年轻世代对中国制度和中国道路的自信

当代中国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拥抱,与他们对“中国制造”的消费认同相结合,形成了一股强烈的“国潮热”。这种“国潮热”来自他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巨大发展成就的认可和自豪,也来自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主义制度和中国发展道路的全面认同。中国的90后、00后青年出生在家庭和国家都日益富有的年代,他们的成长过程伴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华民族日益迈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历史过程,部分人还有海外学习交流经历。开放的信息环境和开阔的视野,使他们能够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当代中国的制度选择和发展道路进行思考,并在对西方国家的平视和中外对比中得出自身的结论。时代赋予他们对中国民主实践、中国制度和中国道路的充分自信,这种自信又加强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的拥抱。因而,优秀传统文化“国潮热”现象也是当代中国青年群体对中国制度和中国道路坚定自信的见证。

惠鸣: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China National Center for Cultural Studies, CASS)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