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星”铸就通天坦途!今年我国航天发射仍保持超高密度

2月27日7时44分、11时06分,我国使用长征四号丙火箭和长征八号火箭,先后成功发射L-SAR01组B星,以及泰景三号01星等22颗商业卫星。“今年,我国航天发射将仍旧保持超高密度,同时准备数次测控任务已经成为常态。

为“中国星”铸就通天坦途!今年我国航天发射仍保持超高密度

来源:央视新闻 2022-02-27 20: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月27日7时44分、11时06分,我国使用长征四号丙火箭和长征八号火箭,先后成功发射L-SAR01组B星,以及泰景三号01星等22颗商业卫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作为测控系统主体单位,圆满完成多点并行测控任务。

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一箭22星发射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而这无论是对火箭性能还是测控精度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此次任务,发射目标数量、星箭分离批次、分离时间跨度都达到了新高。我们通过对卫星的分离过程和分离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研制单位进行了多轮次的研讨交流,形成了完备的分离判断应急处置方案。”高级工程师张建海介绍。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压缩这22颗卫星初始轨道计算时间,参试人员优化了遥测数据判断岗位交互流程,完善了箭遥数据提取分析软件功能,同时将星箭分离相关遥测参数进行专项页面实时显示,大大提高初轨确定效率。“我们结合任务特点,对新研相关任务软件开展了深入充分的联调测试验证,并针对飞行异常、初轨确定数据异常等风险,制定了多个方案预案,为初始轨道的快速确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高级工程师叶修松告诉记者。

“今年,我国航天发射将仍旧保持超高密度,同时准备数次测控任务已经成为常态。我们将落实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三大工程”,不断突破关键技术,为一颗颗“中国星”铸就通天坦途。”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总台央视记者 杨弘杨 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 田枝 吕炳宏 摄影 马延杰 赵文轩)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