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施科技和资源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成就巨大

多年来,中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超过6.8亿吨,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保持以6.5亿吨以上水平并年度增产可达1000万吨以上,显示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地达到6.5亿吨以上的水平,迈上7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新台阶的基础基本形成。

中国实施科技和资源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成就巨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0-14 10: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多年来,中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超过6.8亿吨,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保持以6.5亿吨以上水平并年度增产可达1000万吨以上,显示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地达到6.5亿吨以上的水平,迈上7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新台阶的基础基本形成。

新时代中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强有力支撑作用,不断提升粮食产能。2021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生物工程、基因编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在农业广泛应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正成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最有效手段。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最重要生产要素,直接关系到农产品产量、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对粮食安全和生物安全具有决定性影响。目前中国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超过9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实现了粮食生产基本用中国种子。中国水稻、黄瓜、扇贝等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国际领先,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随着农村轻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中国加快农业机械研发和应用。2021年,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1%,其中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7%、90%和84%,中国粮食生产已进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发展阶段。

为了严格控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中国制定土地管理法,确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总量控制,占补平衡,先补后占,违法占用,严厉追责。中国对耕地保护的法律制度健全,行政追责严厉,管理手段不断现代化。总体上说,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对于扼制耕地减少势头,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近些年来,通过大棚房和占用耕地建房清理,有力扼制了非法乱占耕地行为。一些地方通过卫星等手段,一旦监测到耕地被占用,就及时制止并立即恢复。这些措施不仅避免了耕地减少,而且还产生了震慑作用,有效抑制了乱占耕地行为。

为了更好地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中国不断地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耕地灌溉面积持续增加,2021年末中国耕地灌溉面积10.4亿亩;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2021年全国新建成1亿多亩高标准农田,累计已完成9亿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粮食生产基础条件持续不断改善。中国还在东北不断加大对黑土地等保护力度,有效地扼制地耕地过度使用和质量下降势头。

水产品是中国重要的动物性蛋白来源,对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升级和多样化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十分重视渔业资源合理利用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按照生态优先、养捕结合、以养为主总体方针,加快渔业转型升级,在海域实行严格的休渔制度,在长江等重点水域实施禁捕,水产品捕捞量逐渐减少,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中国水产品产量达到6690万吨,其中养殖类水产品产量5394万吨,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到80.6%;捕捞水产品产量1296万吨,占水产品产量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到19.4%。

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面对极不稳定的世界粮食供给,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定小麦、稻谷和玉米种植面积;扩种大豆和油料,继续推行玉米和大豆等轮作,试行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尽管2022年遭遇长江流域多年不遇的严重高温干旱,但通过各方面努力,夏粮和早稻已经增产,秋粮有望继续获得丰收。

中国实施科技和资源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连年丰收, “菜篮子”、“果盘子”和“奶瓶子”日益丰富,粮食价格总体稳定。在国际粮食市场剧烈高位波动情况下,中国主动减少粮食进口,有效缓解了国际市场价格通过进口对国内市场的传导,为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2年前8个月,中国进口粮食数量10323万吨,同比下降9.9%。近几个月全球粮食市场价格总体呈现出回落态势。2022年9月份FAO数据显示,以2014年到2016年三年的平均价格水平为基数(2014-2016=100),2022年8月份全球食物价格指数138.0,比3月份回落21.7个基点。其中,8月份谷物和植物油价格指数分别为145.2和163.3,比3月份分别回落24.9个基点和88.5个基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李国祥)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