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亚运之城丨良渚:世界遗产 文明之光

鸟瞰亚运之城丨良渚:世界遗产 文明之光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9-17 22: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鸟瞰亚运之城,今天(9月17日),我们走进杭州良渚古城遗址。

总台记者 梁烨:今天我们将飞往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良渚”这两个字表达的是“美丽的水中陆地”,那么我们的先民是怎么在这片“美丽的水中陆地”中生活呢?让我们一起从空中来探个究竟。

要探寻先民生活的痕迹,首先要带大家看一看这座恢宏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我们也跟着游客的视角从公园的正门上飞入,首先,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个优美、灵动的雕像,它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标志雕塑“良月流晖”。

雕塑的基座源于良渚的玉琮,象征着矗立在良渚大地的古城和水利系统,中间圆形的玉璧既代表着上天,也是古文字“良”的变形,连接玉璧和玉琮的是一个三叉形器,这个则代表人与天地的相互呼应,雕塑的顶端是跳跃灵动的火焰,象征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蓬勃向上。

我们爬升高度,全景式地来看一下这个古城遗址。向下俯瞰,最显眼的就是这个7万平方米的沙土广场,以沙土广场为中心的一整块长方形的覆斗形的高地,就是莫角山台地,这里也是良渚时期最高统治者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也就是宫殿的区域。

莫角山台地的顶部和周边的稻田是有一定高度差的,高度差大约在9到15米左右。考古工作者表示,这么大的一片建筑台基,主要都是靠人力堆筑而成的,这也可以体现出先民是多么勤奋和有智慧。

莫角山台地的中间位置有三个凸起的土台,这个规模最大的台地就是大莫角山台地,这里是良渚古城的权力中心。它的堆筑最高点达16.5米,远远地超过城墙的墙体高度。6月15日上午,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火种就在大莫角山台地上成功采集。

我们飞离莫角山台地,能看到大片的稻田。其实在五千年前,良渚先民就已经掌握了稻作农业技术,在古城遗址中发现的炭化稻谷就是它的重要见证。而这样发达的史前稻作农业,也是良渚古城2019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

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之一的“琮琮”,它的设计就来源于良渚文明,像它的头顶上的纹案是来自于良渚出土的玉琮上面的神徽,

良渚古城是建造在湿地之上的,这里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所以当时水路是出行的主要方式。良渚先民乘坐独木舟和竹筏来往于古城内外,他们在远处的山上修建了水利系统,通过水路把山上的木材运入城中,建造了这座古城。现在在公园里,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根据良渚出土文物而复建的民居。

良渚文明,它如同涓涓溪流汇入了历史长河,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

【责任编辑:董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