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声回响】守护文化瑰宝 留住历史根脉

习近平:要把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永乐宫所在的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习声回响】守护文化瑰宝 留住历史根脉

来源:央广网 2023-10-04 20: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习近平:要把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金秋时节,在山西运城永乐宫内的一处小院里,文物修复师们正专心致志,在千百块文物残块中挑选、拼接。

壁画的颜料层或底色层发生龟裂,进而呈鳞片状卷翘。为了应对壁画起甲、脱落、粉化等“病害”问题,2021年,永乐宫迎来搬迁后的首次大规模修复。截至目前,已完成龙虎殿、重阳殿500余平方米壁画的“病害”处理和保护性修复。

山西博物院永乐宫壁画保护工作站站长钟家让与文物修复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说:“文物修复是个‘修旧如旧’的活儿,文物的信息被一代代工匠留在了里面,既要重现文物的风采,也要把我们这一代的信息传下去。”

钟家让所在的永乐宫,始建于元代,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其壁画面积之大、描绘之精美,堪称中华艺术瑰宝。60多年前,为配合三门峡水库建设,处于淹没区的永乐宫被整体迁建。从实验、临摹、揭取,再到搬迁、复建,经过了整整十年。

“上千平方米的壁画搬迁,国内和国外都没有成功的案例。”回望那段历史,山西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席九龙细数着艰难。

2016年,历经沧桑的永乐宫先后完成了壁画、建筑和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采集。依托这些数据,席九龙尝试通过3D打印、数字壁画等手段,还原壁画随时光褪去的色彩和细节。

2021年,两幅高4.2米、长13米的3D打印《朝元图》亮相山西博物院特展。在随后的两年里,特展走进扬州、深圳等多个城市,让更多的人可以一睹古画魅力。

永乐宫所在的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今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城博物馆考察。他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今年暑期,运城市各文博机构人气高涨。仅运城博物馆日均参观人数超过4000人,“博物馆游”热度不减。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除了层出不穷的“宝藏”文创外,运城还将历史文化搬进展馆、搬上舞台。“用艺术的方式讲好文物故事,让文物故事沁润人心,增强文化自信。”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志峰说。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