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南通大学教授施卫东3月9日在接受中国日报网采访时表示,当前,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院校要进一步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
一是要坚持以产业为发展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地区产业人才需求,科学规划学科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例如主动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进一步加快新兴行业特色人才培养。对部分急需稀缺专业人才,探索实施订单式精准培养,使地方教育资源规划布局、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与区域发展布局相匹配。
二是要打造多元化培养路径,进一步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创孵化器等机构的资源优势,充分“借智”“借力”,探索构建政府、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服务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支持企业参与学校招生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教材开发等,深化校企合作。强化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行效能,探索职业院校与科研院所在实训基地共建、师资共享等产、学、研、训领域合作,进一步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三是要深化职校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要拓宽职业院校教师引进渠道,吸引企业优秀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技能大师入校任教,降低学历要求,提高技能要求。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地在职业培训、高技能人才研修、职业技能竞赛等方面作用。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力度做实工学交替,构建以技能提升为引领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提升实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