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论坛2024丨财政如何支持高质量发展?蓝佛安介绍五方面重点工作

新的一年,财政部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强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统筹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把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有机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高层论坛2024丨财政如何支持高质量发展?蓝佛安介绍五方面重点工作

来源: 新华网
2024-03-24 19: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题:财政如何支持高质量发展?蓝佛安介绍五方面重点工作

新华社记者王希、韩佳诺

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24日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表示,新的一年,财政部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强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统筹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把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有机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此次年会的举行,正值中国全国两会结束不久。中国持续发展的动能与前景、中国宏观政策取向等话题成为与会者关注焦点。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作出部署和安排。

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规模达4.06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10.2万亿元,同口径增长4.1%……蓝佛安引用一系列数据,向海内外嘉宾介绍了今年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3月24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具体而言,财政将如何支持高质量发展?蓝佛安表示,将重点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支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蓝佛安说,近年来,财政部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在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下,全社会研发经费稳居世界第2位,年均增幅超10%。下一步将强化政策集成,加大支持创新发展力度,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支持扩大有效需求,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2023年,中国最终消费贡献率达82.5%,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蓝佛安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

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我们将坚持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联动,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予以支持。”蓝佛安说,财政部还将积极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支持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支持增进民生福祉,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对于如何分好财政“蛋糕”,蓝佛安介绍,财政部将坚持有保有压,腾挪出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教育、医疗、社保、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下一步,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支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开放才是通向繁荣的必由之路。”蓝佛安表示,财政部将加强国际财经交流合作,强化与主要经济体在宏观政策方面的沟通协调,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深化与多边开发机构务实合作,在开放合作的舞台上相向而行、相互成就,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积极推动建立各方普遍接受、行之有效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和制度,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把中长期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把各方面的潜力和积极性发挥出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切实防范财政风险,不断增强财政可持续性。”蓝佛安说。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