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产能过剩”?还是“物美价廉”?

是“产能过剩”?还是“物美价廉”?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13 11: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倪月菊

近期,美国频频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使“产能过剩”这一简单的经济学术语,承载起了全球经济波动与国际政治博弈的多重重量。

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超过了市场需求。在中国快速工业化的初期,因市场需求预测失误或投资过热,导致部分产能严重超出实际需求,特别是在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产业。面对产能过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手段,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以适应市场的新需求。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得益于高效的规模化生产、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及持续的技术进步,中国制造业在生产线自动化、管理能力和生产效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进一步降低了单位产品的成本。同时,中国企业在产品质量上下足功夫,不断提升设计、材料和技术水平,许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品质已不逊色于国际品牌。特别是在某些领域,如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中国品牌已经走在了创新的前沿,推出了众多引领潮流的高科技产品,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性价比。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北京国际车展上,中国一众新款车型震撼亮相,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产品的创新型、科技感和时尚感,体现了中国产品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判断产能是否过剩,要从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来看。在全球经济的大舞台上,中国产品以其广泛的选择、可靠的质量和合理的价格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被公认为是“物美价廉”的代表,充分反映了中国产品在性价比上的突出优势。“中国制造”,特别是电动车、光伏和新能源等产业在全球市场上获得的竞争优势是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塑造的,更是靠货真价实、质优价廉的产品获得的。从“世界工厂”到全球高质量产品的提供者,中国制造经历的艰辛与求索则射出中国经济越级而升的嬗变。可见,中国产品大踏步走出国门,并不是“过剩产能”的输出,而是“价廉物美”产品的供给。

美方炮制“中国产能过剩论”这一话题根本就站不住脚。首先,中国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并未实现“需求饱和”,其次,“低价产品大量涌入西方占领市场”的说法也缺乏说服力,因为中国产品,比如手机和新能源车,在西方卖的比国内贵得多。如果这是“产能过剩”,那确实也真希望美国和西方有这个“产能过剩”的能力,然后也去造福别国人民。

可见,美西方提出的“中国产能过剩论”是彻头彻尾的伪命题。本质上是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其目的就是要阻碍中国相关产业的正常发展,与当初炒作所谓“中国威胁论”如出一辙。一方面,美西方希望通过渲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为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提供政治和舆论基础,包括但不限于提高关税、实施反补贴调查、制定更严格的进口限制等。目的是保护本土产业免受来自中国竞争的影响,尤其是当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中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时。另一方面,将部分国内产业面临的挑战归咎于外部因素,即中国产品的大量供应压低了国际市场价格,从而减轻自身的政策压力,转移国内对其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关注。此外,通过炒作“产能过剩”议题,可塑造中国为国际贸易秩序破坏者的形象,并借此争取国际社会对自身立场的支持。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产能过剩”问题不仅关乎单个国家的产业发展,更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块试金石。美欧炒作中国产能过剩的核心目的在于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同时也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带来的深层次矛盾和博弈。美西方应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与各国一道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如果一味借着“产能过剩”的名义来打压中国的产业发展,不仅会遭到国际市场的打脸,而且也会强化中国的态度和意志,最终落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下场。

【责任编辑: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