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看中国|让文物活起来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让文物活起来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2024-05-23 12:14
2024-05-23 12: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2023年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前往陕西途中,考察运城博物馆时强调。

“总书记与我们边看边交流,夏县师村遗址的石雕蚕蛹、东庄彩陶盆、倗国墓荒帷……每件文物他都看得特别仔细。”这份重视让时任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卫龙觉得责任重大。

山西运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孕育出了中国最早的农耕文明。传说,舜帝曾经在运城盐湖的岸边,手抚五弦琴,吟唱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歌谣《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2024年春节后,在琅琅书声中,运城市人民路学校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走进博物馆,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运城博物馆现有藏品35000多件,其中珍贵文物675件(套)——距今约4500万年的“世纪曙猿”化石,把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起源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出土于西阴遗址的石雕蚕蛹,距今已有6000多年,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蚕蛹形象;距今约6000年的东庄彩陶盆如今仍然色泽鲜艳,体现了高超的制陶工艺;东汉《建宁残碑》的出土填补了山西地区无汉碑的空白……

“我们要有理有据地向世人证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明。”面对学生们求知的眼神,卫龙的话语铿锵有力,“博物馆是以文物作支撑,进行收藏、研究、阐释、展示、教育的重要场所,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做好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