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与会代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来源:人民日报    2024-05-26 12:13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5-26 12: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专家学者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部分与会代表接受了记者采访。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奏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激扬乐章,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来自江西庐山市的个体工商户陈兰芸是当地山水忆恋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她深切感受到这些年农业农村改革给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10多年前,我返乡创业,承包荒山、种植茶叶。得益于一系列改革举措、惠农政策,茶园生意越做越大,逐步发展为四星级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园,既制茶卖茶,也发展旅游。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2万多人,营收超过100万元。”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在这样的重要时间节点召开这次座谈会,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认为。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整体推进,不能平均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企业营商环境更优、发展底气更足了。特别是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落地,让广大民营企业家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也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充满了期待。”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令作为科技企业的小米科技倍感振奋,“我们要在新赛道上攻克核心技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让科技更好为老百姓服务,让老百姓更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这样一次事关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会议,不仅邀请了中国企业,还邀请了外资企业,充分显示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江苏集萃苏科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汉斯·杜伊斯特来自荷兰,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荷科技合作。“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企业的创新实力越来越强,产业升级表现亮眼。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日益良好的营商环境令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他表示,公司将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加大在华投资、深耕中国市场。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认为,这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大改革力度,在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等方面下更大力气,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让我倍感温暖也充满期待。”陈兰芸感慨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将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日子越过越顺心、越过越精彩。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正确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

要坚持守正创新,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一方面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另一方面要敢于创新,用创新思维、改革举措,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提振居民消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工作中存在的堵点难点,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白重恩表示。

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近年来,国企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但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还有很多深层次问题要解决、很多‘硬骨头’要啃。”孙永才表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赋予了国有企业新使命新担当,“中国中车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勇挑交通强国、装备支撑的使命责任,切实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力量在坚定信心中汇聚,目标在拼搏进取中实现。接受采访的与会代表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责任编辑:韩鹤】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