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医·行世界:一日为师②|“良药不苦口”,俄罗斯小伙感受“药食同源”背后的中国哲学

苏中医·行世界:一日为师②|“良药不苦口”,俄罗斯小伙感受“药食同源”背后的中国哲学

来源:新华报业网 2024-12-17 16: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点击看视频

当归、川芎、白芍、地黄“四物”爆炒乌鸡,有种说不出的鲜香味美;玫瑰花瓣的苦涩配上百合的柔滑,再加上蜂蜜的甜,口感层次丰富;黄精补气、健脾、抗衰老,与木耳、山药、芡实搭配素炒……好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常言道“春饮枸杞、夏饮荷叶、秋品银耳、冬补阿胶”,中国人的餐桌上,总是蕴含着四季更迭的养生哲思。

来自俄罗斯的辛杰分外疑惑:中药不应该是黑黑苦苦的汤药?怎么会被端上餐桌?看似普通的一餐饭,又为何每道菜都有“讲究”?带着这些疑问,他来到南京,拜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副主任中医师朱垚为师。

通过学习,辛杰了解到“药食同源”的含义。这一理念认为,食物和药物同出一源,许多食物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例如,生姜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常用于感冒初期的治疗;山楂有助于消化,常用于缓解食积不化。“‘药’真好吃,我要多吃‘药’。”在学习过程中,辛杰亲手制作了一道百合粥,他还担心“如果回国了吃不到这么好吃的‘药’可怎么办?”

其实,药食同源的观念作为中医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渐渐走向世界被更多人认可。这是饮食文化,更是生活哲学,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健康的深刻理解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信赖。

 

【责任编辑:耿婉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