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各地春耕春管农业生产

东北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展开。在吉林大安盐碱地改良试点现场,撒肥车正在抛撒有机肥。今年,当地借助数字化农田管理,实现抛撒过程实时监测,施肥精准高效。

科技助力各地春耕春管农业生产

来源:央视网 2025-02-25 09: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当前,各地抢抓农时,依托科技力量,高效推进春耕春管工作。

东北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展开。在吉林大安盐碱地改良试点现场,撒肥车正在抛撒有机肥。今年,当地借助数字化农田管理,实现抛撒过程实时监测,施肥精准高效。吉林省力争今年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166万亩。

南方育秧加快推进。在重庆开州、广西兴业等地,水稻育秧车间机器轰鸣,经过上盘、铺土、洒水、播种等工序,一个个秧盘快速制作完成,大大提高了育秧效率和质量。今年,广东积极推广水稻集中化育秧,育秧面积超200万亩。在广东广州,现代化的立体育秧苗床通过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保证每一个秧盘吸收的光、热、水,均匀、适度,保障秧苗质量。

各地春管也在抓紧进行。河南8500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在鹤壁淇县,施肥车对小麦进行追肥作业,通过北斗卫星定位,车辆的运行数据实时传输到智慧中心,帮助种植户科学春管。在四川南充的西充县,200多台植保无人机展开小麦病虫害防治,每天作业能力达5万亩,方便又高效。在江苏淮安,依托智慧云,种植户使用手机就能将田里的小麦生长状况实时上传至数字平台,农技专家可以及时指导农户进行田间管理。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