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观澜)“小三通”春运潮折射两岸交流合作是民心所向

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期间,四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出行需求持续旺盛,累计发送旅客约20.4万人次,同比增长约45%,客运量再创新高。

(台海观澜)“小三通”春运潮折射两岸交流合作是民心所向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02-25 13: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新社 福州2月24日电 (记者 龙敏)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期间,四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出行需求持续旺盛,累计发送旅客约20.4万人次,同比增长约45%,客运量再创新高。其中,1月25日,厦门至金门、泉州至金门“小三通”客运航线单日出入境客流量双双创下复航以来最高峰纪录,其中厦金“小三通”客运航线单日出入境客流量更是突破6000人次大关。

多位专家24日向中新社 记者表示,“小三通”春运潮的升温,既是两岸血缘、文缘、商缘的生动注脚,更是“两岸一家亲”的现实映照。

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负责人苏美祥指出,当金门高粱酒与泉州铁观音在除夕餐桌上交融,当闽南童谣在闽台间唱响,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已然成为打破藩篱、连通心灵的精神桥梁。

自2023年1月全面复航后,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已从“暂停”恢复成热络的民生通道。随着两岸融合发展持续推进,闽台春节假期更是掀起了“双向奔赴”热。

春节前,搭乘“小三通”客运航线走亲访友、采买年货的金门、马祖乡亲络绎不绝。在福州市连江县黄岐镇,马祖乡亲曹雅慧说,马祖乡亲的祖籍地大多是福州,都习惯来黄岐采买,口味相同,而且当地的鱼获新鲜漂亮。

福建各地丰富的民俗活动也吸引台胞纷纷“登陆”。莆田市的元宵节让台湾摄影界人士王文贤记忆深刻。他说,从当地精彩民俗感受到浓郁“年味”,自己用镜头记录,将把莆田元宵的美好带回台湾。

2月12日晚,晋江市东石镇的嘉应庙灯火通明,来自台湾嘉义县布袋镇嘉应庙和金门县金湖镇新市忠义庙的100多位台胞,与当地民众一起参与闽台东石灯俗活动。台湾嘉义县布袋镇嘉应庙总干事蔡崇亿说,同根同种同源,数百年来,两岸东石乡亲依然共同延续着这份血脉亲情。

今年春节假期是福建居民赴金马旅游恢复后的首个春节假期,去金马与台湾同胞一起过年成为春节期间福建居民新选择。统计显示,1月28日至2月7日,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个人游5232人次,团队游30人次。

因应两岸同胞“双向奔赴”热,今年春运,厦门至金门“小三通”客运航线船班由原来的每日20艘次增加至24艘次,每日运营时间超9个小时,基本实现每半个小时一班船;泉州至金门“小三通”客运航线船班由原来的每日2艘次增加至每日4艘次;福州琅岐、黄岐口岸增设了边检快捷通关人员信息采集备案点,方便自愿留存信息的台胞使用快捷通道,同步实现“一地备案、大陆通行”。

福州边检站边检处副处长张明娟说,春运期间,该站在旅客高峰期到来前开足快捷通道,最大限度提升通关效率,缩短旅客候检时间,并针对春运期间台胞拖家带口,携带儿童、大件行李通关不便的实际困难,推出“合家欢”亲情通道、“手牵手”专属通道等服务举措。

苏美祥表示,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住两岸同胞的情谊,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同胞在常来常往中将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完)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