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学者:美国关税风暴来袭 RCEP伙伴更应同舟共济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经济学教授黄锦荣4月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世界多国的商品征收高关税,全世界都在哀叹经济全球化走向终结。在此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应当释放更大潜力,以应对美国挑起的关税战。

马来西亚学者:美国关税风暴来袭 RCEP伙伴更应同舟共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09 17: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经济学教授黄锦荣4月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世界多国的商品征收高关税,全世界都在哀叹经济全球化走向终结。在此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应当释放更大潜力,以应对美国挑起的关税战。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金鼎

美国开历史倒车损害全球利益

文章回顾称,在长达90年的时间里,美国主导的全球贸易秩序曾让世界受益匪浅。面对帝国主义横行无忌、国家主权得不到尊重的困局,美国时任总统威尔逊在1918年提出“十四点原则”,为各国不分大小都享有自决权定下基调。1934年通过的《互惠贸易协定法》赋予时任总统罗斯福在互惠基础上削减关税的权力。1941年,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共同签署《大西洋宪章》,宣布支持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各国自治权。

这些法律和条约为战后多边贸易组织、规则和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进而促进了发展,营造了相对和平的全球环境。部分得益于美国的市场、技术、知识和资本,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亚洲经济体实现了奇迹般增长。

然而,那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美国向战前全球贸易秩序倒退,推行零和博弈、单边主义,处处无视规则。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美国主推的全球贸易新秩序会是什么样?它又将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

RCEP应维护自由贸易抵御关税冲击

文章进一步表示,毫无疑问,开放的全球贸易大有裨益,决不能关闭这扇大门,这对东盟成员国尤其重要。作为开放的小型经济体,这些国家依靠贸易创造就业、赚取外汇、促进技术转移。同样的,开拓全球市场对于中国维持经济规模和发展空间至关重要。

有鉴于此,自由贸易对RCEP成员国而言并不过时,对于世界其他地区也是如此。尽管跨境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遭受关税冲击后面临下滑趋势,RCEP区域内贸易的大幅增长仍然有助于抵消美国关税战的影响。归根结底,各国将力求实现贸易多元化,以便让自身供应链更具韧性。

在美国政府高筑关税壁垒的背景下,RCEP应拆除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抵御关税战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并同美国的政策撇清关系。

当然,这条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美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其它主要市场暂时无法取而代之。不过,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2024年,中国与东盟、欧盟、韩国和日本这四大贸易伙伴的贸易额达到2.4万亿美元,是中美贸易额的3倍多。与此同时,东盟同上述几个经济体的贸易额几乎是对美国贸易额的3倍。

东盟应与中国齐心协力深化合作

文章强调,中国一直在加大力度确保供给侧的有效畅通,并致力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东盟往往将自身定位为综合生产中心,而不是消费品的统一市场。区域内贸易仅占东盟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这表明东盟与终端用户链相距甚远。

若美国市场仍是RCEP成员国终端产品的最大单一出口目的地,那么RCEP区域内的多元化供应链无论如何重组,都不足以阻止美国的巧取豪夺。有鉴于此,中国与东盟在RCEP框架下深化贸易合作需要考虑各成员国的国内策略。跨境贸易必须嵌入当地供应链,以确保为有关国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而不是与之相反。

近期,中国为扩大消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采取有力措施,不仅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让中国市场成为RCEP成员国产品的最终目的地。

东盟是RCEP的主要推动者,并且有望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有鉴于此,东盟必须重视消费市场的整合,协调产品标准和监管框架。一个庞大而统一的消费市场可以为普惠贸易和经济自决奠定基石。构建一个“含美量”下降的全球贸易秩序注定是一场长期博弈,而RCEP正是这场博弈的起点。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周凤梅)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