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副教授福山公博4月11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领导人早就释放出“不要指望美国”的信号,如今亚太地区更应该携手开辟自己的前进道路。
RCEP展现亚太地区的战略远见
文章指出,一些亚太国家已经为美国的政策转向做好准备。由于预料到这一局面,亚太经济体一直在另辟蹊径。作为涵盖中国、韩国和日本等15个亚太国家的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展现了地区国家的战略远见。
RCEP的生效实施表明有关各方认识到,区域繁荣取决于区域内部合作,而非依赖外部势力。RCEP优先考虑深化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堪称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
“区域伙伴关系”概念是这一新范式的核心,强调建立超越传统双边关系的合作框架的重要性。为此,我们需要构建富有韧性的供应链,协调监管标准,并促进区域内的投资流动。RCEP致力于创建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态系统,让该地区免受外部政治动荡、尤其是美国蓄意挑衅的影响。
“促进区域经济联系”的潜力是巨大的。RCEP拥有广阔的市场和简化的贸易规则,可以为各行各业的企业创造机遇。中小型企业通常是区域经济的支柱,将从降低贸易壁垒和扩大市场准入中获益良多。
此外,RCEP可以促进对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投资,为经济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中国引领地区发展进程
文章进一步表示,中国已做好应对美国关税战的充分准备,不仅加速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而且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开拓新市场。与此同时,中国已成功从“世界工厂”转型,如今正在大力发展知识产权(IP)经济。
当然,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RCEP的有效落实需要一以贯之的政治意愿和对化解贸易摩擦的坚定承诺。RCEP成员国应深化合作,克服监管障碍,简化海关程序,并确保公平竞争。此外,亚太地区必须警惕保护主义势头,努力维护开放包容的贸易环境。
除了RCEP之外,《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协定也对未来亚太贸易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这些协定虽然覆盖范围和成员构成有所不同,却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促进更深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推动可持续发展。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秩序“含美量”下降的战略影响并不仅限于经济层面。亚太地区必须为自身构建冲突解决和安全合作机制,降低对美国的依赖。
总而言之,亚太地区必须规划自己的发展道路。美国关税战再度来袭,加上美国参与度或将下降,无不凸显了加强区域伙伴关系和深化经济联系的紧迫性。作为这一战略的基石,RCEP为迈向更具韧性、更加繁荣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文章最后强调,尽管挑战依然存在,“促进区域经济联系”的共同意愿仍然为亚太地区应对全球格局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注入了强大动力。随着各地区迈向自力更生,美国主导全球经济的时代正在衰败。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