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人工智能公司New Gen顾问王健伟近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领导人于4月15日至17日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标志着中马双边关系进一步深化。
中国领导人访问马来西亚意义重大
文章指出,过去两年,中马高层往来频繁。如今,中国领导人到访马来西亚预计将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马来西亚是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中国长期弘扬和发展万隆精神,两国都致力于促进地区稳定。在此背景下,此次访问可谓意义重大。
作为中马关系的基石,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是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旗舰项目,全长约665公里,建成后将连接西海岸的巴生港和东海岸的哥打巴鲁。
东海岸铁路对于马来西亚经济转型至关重要,它将让马来西亚半岛的通行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并通过直接连接产业园与港口提高货运效率。该铁路建成后将带动马来西亚东海岸的经济发展,并加强与泰国、老挝和中国华南地区的互联互通。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与中国中马钦州产业园联动发展,堪称“两国双园”国际产业合作模式典范,已经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其他“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树立了标杆。
这些合作带来的实际效益体现在贸易统计数据中。2024年,中马双边贸易额达到2120.4亿美元,标志着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同一年,370多万中国游客赴马来西亚旅游,创造了约36亿美元的旅游收入,进一步巩固了两国贸易的强劲势头。
中马合作前景向好
文章进一步表示,马来西亚2030年新工业总体规划与中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相向而行,将确保两国携手迈向共同繁荣。
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肩负着引领地区发展的重任。如今,美国挑起的关税战将对东盟经济体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中马领导人会晤有助于加速推进一些战略举措。
此外,东盟正在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作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二维码支付使用国,马来西亚正在倡导协调数字法规和加强网络安全。
中马在跨境电商和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或将带来巨大变化,尤其是对东南亚中小微企业而言。2024年,马来西亚汽车销量达到创纪录的81.5万辆。马来西亚人很乐意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更多比亚迪、吉利等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从而加速国家的绿色转型。
作为国际关系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大会,1955年的万隆会议将亚非国家聚集在一起,共同促进经济与文化合作、反对殖民主义。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总理周恩来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主张,为赢得独立的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与相互尊重奠定了基础。如今,全球再次面临紧张局势,经济民族主义抬头,意识形态两极分化。在此背景下,万隆精神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弘扬万隆精神,推动新时代南南合作,无疑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最后强调,中马可以借鉴历史价值观,立足当代实践,提出现代版“万隆2.0”。中国致力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支持马来西亚在东盟的领导地位,弘扬万隆会议的合作精神。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的出访有望为东南亚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