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4月23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政府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引发全球市场震荡。美国数日后被迫宣布给大部分国家设定90天“宽限期”,不过情况也没有好转。
美国政府应悬崖勒马
文章指出,直接和间接信息均表明,美国国债市场波动是特朗普政府转变政策的主要原因。近日,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债券市场的局势让美国政府的脆弱和无力暴露无遗。许多专家认为美国政府改变主意就是因为债券市场动荡。
事实上,从债券市场的波动可以看出,美国草率加征关税政策重创了金融市场。
美国一度把最亲密的盟友骂作强盗、骗子和掠夺者。美国政府朝令夕改足以证明,实施“对等关税”不过是在恃强凌弱、虚张声势,而非经过深思熟虑。
尽管美国宣布对大多数国家超过10%部分的“对等关税”暂缓90天,世界仍面临着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庞大的关税壁垒。无论一个国家对美国的贸易是逆差还是顺差,它都面临着10%的“最低基准关税”。比如,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和阿联酋等国家从美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都超过出售的份额,但也未能幸免。
中美不能爆发贸易战
文章进一步表示,当前全球经济秩序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华盛顿的政策挑起中美这两个经济高度互补的大国之间的对抗。中美双边贸易额约占全球贸易额的3%,加征高额关税会对两国贸易往来构成沉重打击,甚至可能掐断全球经济命脉。
如今看来,中国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来应对挑战。而美国不存在这样的政策工具,其经济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政府没有直接的影响力。
雪上加霜的是,就连美国最亲密的盟友都不再信任它。美国政府往往先发布令人震惊的声明和政令,接着又以同样的高压手段调整或取消。世界各地的民众都想知道,我们能同这样的美国达成什么协议?尽管美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世界对它的信任度却在迅速降低。
或许,全世界应携手构建一个新的全球秩序,降低美国的参与度,不再受其难以捉摸、不切实际的言行之苦。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周凤梅 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