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连接至祥格拉山脚的冰川晶莹剔透;贡嘎冰洞犹如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雪山,给来往游客巨大的视觉震撼。
要问一处旅游景点能给一个村落带来多大的改变?边坝县的普玉一村绝对可以给你答案。这个坐落于冰川脚下的村落,用3年时间,证明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没发现冰洞之前,村民的收入主要依赖传统农业、畜牧业及虫草,经济结构单一,收入水平较低。部分青壮年可能选择外出务工,留守村民收入来源有限,存在城乡收入差距大的问题。特色产业较少,旅游产业发展落后。”普玉一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鑫说道。
如今,曾经交通闭塞的普玉一村成了“雪山的宠儿”。清一色红顶白墙的藏式房屋上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村委会门口清一色的四轮摩托整齐摆放,有的村民正准备载着游客去往冰洞参观。
在这里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来回一趟300元,但一趟体验下来,游客却无不称赞值得。
前往冰洞没有所谓的道路,但村民们的路线几乎统一。“这条路是我们自己开辟的,都是村里的司机边磕边寻出来的最佳路线。”村民边开车边说。摩托缓慢驶入,碎石拦路、杂草丛生、雪花飞舞,在这里开摩托车也成了个技术活。
冰洞入口高约1米,需要弯着腰才能进入。待完全进入后,空间逐渐开阔,冰洞内别有洞天。冰壁深处透着蔚蓝,似是把边坝的蓝天锁了进去。冰洞最开阔的地方有一处冰台,游客在那里打卡拍照,记录下这绝美的风光。
图为贡嘎冰洞内部景观。
欣赏完冰洞,游客又往与村落相隔不足2公里的祥格拉冰川方向走去。冬季祥格拉山脚下的冰川在零下的温度冻结,冰层延伸到雪山脚下,一眼望去“蓝白黑”交相呼应,雄伟壮阔美不胜收。
去年,冰洞文旅再升级,边坝县文化和旅游局投入百万元,采购四轮越野摩托车50辆,用在了普玉一村贡嘎冰洞的越野体验上,还为游客提供了15元一人的保险,保障游客安全;另一方面,边坝镇党委、政府争取资金75万余元,用于扩建普玉一村党群服务驿站二楼观景餐厅,让游客能够休闲放松、观景品茗,体验感全面增强,该项目已建设完成,正式投入运营。在冰川冰洞的吸引下,2024年起,普玉一村共接待游客近12万人,为村内带来了400余万元的收入,引导本地群众积极建设“餐饮+民宿+小卖部+茶馆”模式的一体店6家,普玉一村的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悄然达到全区平均水平之上。
赏了冰洞,拍了冰川,“野奢民宿”在冰川脚下等候您的打卡。2023年7月,村委会引进有投资意愿的四川商人魏月云,签订委托经营意向协议书,将村里闲置的民房打造成集餐饮、住宿、休闲于一体的中高端民宿。“村里目前有21栋闲置民房,我们暂时打造了3栋。如果今年经营得好,我们想把这里打造成不仅吸引外地游客,也可以成为本地群众周末游的好选择。”魏月云满怀信心地说道。
生活逐渐向好,这几年,边坝县普玉一村的村委会主任拉达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现在,他正忙着操办送孩子去市里面上学,他激动地对记者说:“感谢党和政府!现在的生活条件更好了,从10月份到来年的4月底,我们都有收入。这几年村里面的小汽车一下子多了起来,小孩上学也方便了,平时还可以去村里的茶馆吃饭,其他的村子都以我们村为榜样呢。”
站在民宿观景台远眺,冰川融水潺潺流过,曾经斑驳的石墙变成诗意栖居地。普玉一村的故事证明,当传统村落遇上现代文旅,沉睡的资源就能变成发展的资本,在乡村振兴画卷上描绘出最动人的冰雪经济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