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致敬劳动者 平凡岗位上的光芒万丈

新华视点|致敬劳动者 平凡岗位上的光芒万丈

来源:新华社 2025-05-03 08: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平凡岗位的劳动者们,以不凡的坚守与创造,诠释着劳动的力量。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他们是微光,汇聚成照亮世界的万丈光芒。

■山林里的“守隧人”

老爷岭隧道是通往长白山景区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重要通道,维管困难、地质情况复杂。今年47岁的曾庆礼,是老爷岭隧道的管理员。

从“小白”到“全能选手”,曾庆礼在这里坚守了13年。在他的努力下,老爷岭隧道成为吉林省第一个建立系统技术档案的公路隧道。

■工区里的“创造者”

2019年,董明来到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双辽分公司长岭养护工区工作。在工区里,工友们都称他是“大发明家”。

2022年6月,“董明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

截至目前,双辽分公司相继研制了锥桶自动收放机、道路垃圾清捡机、除雪滚刷前置雪铲、小型沥青修补罐以及适合不同条件作业的吊臂式打草车、摆臂式打草车、多功能绿篱修剪车等36台次小发明小创造。取得国家专利3项,累计节省运营成本300余万元。

■低空区的“巡检者”

2024年9月,吉高集团的智能无人机巡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截至2024年末,该系统已构建了55条检测航线,并完成了632次巡查任务,发现了78个问题。这些信息为迅速进行维护提供了重要参考,显著增强了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安全与稳定性。

■昆仑绝险处的油气“猎人”

“五一”假期,2400多名石油物探工人顶风冒沙,攀爬绝壁,在人迹罕至的昆仑山中为祖国找油找气。

三维物探被形容为给地球做“CT”,物探工人实施模拟地震,采集地震波数据,帮助科研人员“看清”地下岩层结构,从而判断地下哪里埋藏有石油或者天然气。

从今年3月开始,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分公司2170队2400多名物探工人,挺进昆仑山中,克服山高崖陡、高原缺氧、天气多变等困难,在昆仑山中为国家找油找气。

■“鸳鸯锅”里的“攻坚者”

新胜利一号平台位于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黄河入海的地方。由于黄河水含沙量大,浑黄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和蓝色的海水相互冲击,形成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蓝黄交汇,好似“鸳鸯锅”。

今年以来,这支曾征战渤海湾、几内亚湾的队伍已钻进超万米,相当于打穿一座“地下珠穆朗玛峰”。4月15日,这支队伍转战黄河入海处,开启了在“鸳鸯锅”里找石油的工作,这一次是向难动用区块发起的进攻。

在山东渤海湾这片海域上,像新胜利一号这样的海洋钻井平台还有很多。“五一”期间,每个平台的钻井工人都会在这里坚守,争取早日打出石油。

统筹: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编导:田甜

作者:魏蒙 冯媛媛 李小波 宿传义 王健 史璐阳

包装:夏勇

配音:刘文青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