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做到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做到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9 10: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张传力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二十大再次向全党提出了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治要求。我们要以伟大思想为指导,把握好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依靠斗争创造历史、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一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斗争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和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敢于和善于斗争,首要的是解决为谁而斗争、斗争依靠谁的问题。坚持斗争问需于民、造福于民。领导干部要大力践行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立足岗位职责,向一切阻碍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矛盾问题和风险隐患进行斗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斗争为民谋利、斗争造福人民。坚持斗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群众首创精神。“只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能豁然开朗、找到答案。”党员干部要切实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带着问题向群众虚心求教,带着感情向群众认真学习,善于解剖麻雀、典型调研,及时将群众的斗争经验智慧,转化为服务保障改革发展、维护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措施、制度法规。坚持斗争成果由人民检验、由人民共享。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将斗争的成效、奋斗的成果,交由人民群众检验,是否通过坚持不懈的斗争,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步得到破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否不断得到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不断增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否逐步实现,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二是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培厚斗争的意志品质。自信自立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练就的精神气度,也是党员领导干部需要内化传承的政治基因和精神风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敢于和善于斗争,需要坚持自信自立,才能增强斗争底气,鼓足斗争勇气,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底气。斗争的底气从何而来?源自于科学真理的坚定信仰、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以及人间正道的执着坚守。党员领导干部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面对多么艰困的局面,面对多么复杂的矛盾问题,都要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政治修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不断增强斗争底气,坚定战略自信。强化责任担当。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将斗争底气转化为斗争锐气,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斗争,不屈不挠、一往无前,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坚决斗争、赢得胜利。坚持自立自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 “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党员领导干部运用好自信自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要坚持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秉持求真务实的探索实践精神,既充分认识、注重发扬自身优势,又明确自身短板,注意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以自立自强谋求发展主动权。

三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恪守斗争的原则要求。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敢于和善于斗争,必须把握斗争方向,强化斗争自觉,创新思维观念和方式方法,实现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把握斗争方向。大方向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强化斗争坚定自觉,凡是危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地位,危害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都要坚决斗争,赢得胜利。主动应变求变。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看家本领,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准确把握斗争的时、效、度,制定正确的斗争战略与策略,通过斗争促进矛盾问题的创造性转化和事业的创新性发展,成为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依靠斗争,确保志不移、道不变,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回应群众期待,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实现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四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斗争的战略主动。“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斗争的抓手。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敢于和善于斗争,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清醒,增强斗争本领,坚定战略定力,才能把握斗争的主动权,破解问题。保持战略清醒,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风险挑战、矛盾问题更加严峻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从国内看,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大量存在;从党内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党员领导干部头脑要特别清醒,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随时准备斗争。保持战略主动。要有很强的风险洞察力、预见力,经常开展风险隐患分析研判,掌握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能力,同时备足工具箱,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要讲究斗争策略,原则问题不让步,同时注重战术运用,见招拆招,必要时主动出击、先发制人,积极塑造于我有利的斗争态势。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主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严峻复杂的斗争中提升斗争能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始终盯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激扬斗争的韧劲和定力,以“越是艰难越是向前”的奋斗姿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攻坚克难、爬坡过坎,以钉钉子精神将斗争进行到底,把解决问题作为检验斗争能力和成效的试金石。

五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掌握斗争的科学方法。“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敢于和善于斗争,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通过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预判斗争形势任务,找准斗争突破口,把握斗争节奏,调整斗争策略。加强前瞻性思考,研判斗争形势任务。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科学思维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新矛盾新挑战、新趋势新变化,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统筹谋划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更好驾驭复杂局面、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牢牢把握斗争主动权。加强全局性谋划,找准斗争突破口。要心怀“国之大者”,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有机结合,自觉做到立足大局谋划斗争,融入大局开展斗争、服务大局进行斗争。把握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明确斗争着眼点、立足点,找准斗争的突破口、着力点,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既为一域争光也为全局添彩。加强整体性推进,增强斗争合力。增强斗争工作的整体协同,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党建各领域,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教育、外交等多种手段,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协调推进。坚持重点突破,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在斗争中谋求团结、合作、共赢。

六是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拓展斗争的襟怀格局。“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敢于和善于斗争,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科学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拓宽斗争视野,坚定斗争意志,提升斗争能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胸怀“两个大局”,拓宽斗争视野。要树立世界眼光,把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联系起来全面考虑、整体考量,发扬斗争精神,认真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既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又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谋进步;既增强风险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又增强历史机遇意识,善于看到并抓住机遇,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增强斗争意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在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的新形势下,面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面对美西方的围堵、遏制、打压,坚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走的是人间正道,干的是正义事业,胸怀必胜信念,广泛团结进步力量,理直气壮、自信从容地进行斗争,不断推进民族伟大复兴伟大事业。适应世界之变,提升斗争能力。要全面强化斗争能力建设,要善于应对贸易摩擦、产业升级等挑战,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善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善于维护国家利益,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北京市委党校第68期中青一班学员)

 

【责任编辑: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