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征关税促制造业回流?吉前总理:从台积电看行不通!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5月20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高额进口关税,意在迫使外国制造商将生产线迁至美国。然而,从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厂的亏损情况来看,这条路注定行不通。

美加征关税促制造业回流?吉前总理:从台积电看行不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0 19: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5月20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高额进口关税,意在迫使外国制造商将生产线迁至美国。然而,从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厂的亏损情况来看,这条路注定行不通。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马雪晶

制造业回流之路行不通

文章指出,愿意在美国投资设厂的外国制造商少之又少,因为这些制造商若将生产线迁至美国,不仅缺乏具备必要技能的专业人才,而且难以从当地招聘到工人、无法重组可靠的供应链,还要支付更高的租金和工资,这意味着失去竞争优势。

例如,台积电迫于美国压力在美投资设厂,但近期公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亚利桑那州新厂2024年亏损约143亿元(新台币,下同),创下在美国设厂以来的最大亏损。

事实上,这并非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首次出现亏损。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这家新厂分别亏损48.1亿元、94.3亿元和109.24亿元,近四年累计亏损超394亿元。

众所周知,台积电在美国建厂并非出于商业考虑,而是迫于拜登政府通过《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施加的地缘政治压力。美国政府以这项法案为饵,诱使外国高科技企业在美国投资。

由于美国市场普遍存在运营成本高、供应链分散等问题,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陷入亏损并不令人意外。半导体行业错综复杂,上下游供应商相互依存。供应链的任何一环中断都可能导致生产中断乃至停产。

长期以来,许多业内人士一直质疑美国政府为何迫不及待地将芯片生产迁回本土。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表示,无法理解华盛顿为何要将生产线从高效运作的亚洲工厂迁回美国。

深耕大陆市场才是正确做法

文章进一步表示,同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的亏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积电南京厂继续保持盈利,2024年利润高达259.5亿元,高于2023年的217.5亿元和2022年的204.8亿元。

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领导者,台积电近期公布的2024年年报表明,考虑不周且出于政治动机的决策可能会造成负面后果。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中国制造业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人民币,高于美国、德国和印度这三个制造业大国的总和。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文章最后强调,未来的全球经济格局不应被政治化行径左右,而应立足于专业化分工和互惠互利的合作。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周凤梅 朱萍)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