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凝聚共识 贡献中拉智慧

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凝聚共识 贡献中拉智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5 21: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25日,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圣保罗举办。本届会议主题为“中拉命运共同体与人权事业发展”,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共同主办。来自中国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20个国家的130余位人权领域官员、专家学者及有关社会组织、智库、媒体代表就数智时代的人权保障,环境、气候与人权,中拉对全球人权治理的贡献等议题展开讨论,取得广泛共识。

圆桌会开幕前,主办方举行《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读者分享活动。来自中国、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家的80多位政学界代表出席活动。嘉宾们一致认为,《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相关理念及实践提供了重要窗口。他们表示,这部著作不仅深化了中国与拉美国家在教育和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互鉴,也为促进全球人权事业的相互理解与协作拓展了新路径。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秘书长王琰文表示,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协调推进各项人权全面发展,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当前,国际人权事业既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各国唯有团结协作,才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我们要秉持人权价值促进数智技术向善,坚持环境治理绿色发展促进全人类幸福,加强中拉人权合作研究,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认为,人权反映了人类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是人类尊严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中拉应以文明互鉴守护人权,以经验共享促进人权,以难题共解推进人权,以治理共进发展人权,共同推动彼此与世界人权事业发展。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常务副校长塞萨尔·马丁斯在致辞中说,本届圆桌会在国际地缘政治动荡不安、民族冲突加剧的关键时刻及时召开,充分说明中拉已经为世界文明互鉴和经验交流树立了榜样,也向世界充分展现了无论各国文化和生活方式有多么不同,只要是为了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就可以开展真诚合作。

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余鹏介绍,中方倡导共同安全,为实现人权创造更加安宁的国际环境;坚持发展优先战略,为实现人权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主张促进文明互鉴,为实现人权提供更加丰富的路径选择;维护公平正义原则,坚决反对借人权问题干涉内政、遏制他国发展。

尼加拉瓜国民议会土著、非洲裔和自治区事务委员会主席、议员莎伊拉·纳塔莎·唐斯·摩根转达了尼加拉瓜联合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萨维德拉和罗萨里奥·穆里略对圆桌会的祝贺。她表示,尼加拉瓜重视生命权、发展权、和平权等人权,也高度重视人民福祉与国家主权。中国是尼加拉瓜的朋友,本届圆桌会是政治宣言、是道德声明、是呼吁人民团结的号召,尼加拉瓜将与中国及其他拉美国家一道,共同捍卫主权、和平和人民的尊严。

格林纳达国家赔偿委员会主席阿利·尼绍尔·萨利姆·吉尔表示,人权议题关乎全人类。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与人权保障密不可分,中国等国家在减贫、医疗援助等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无论贫富强弱,无论国家大小,每个人的生存权都应该得到无条件尊重。

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和治理经理安妮·路易丝·德·阿莫林说,在中拉合作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本届圆桌会汇聚政府、大学和企业代表共议人权,对各国加强人权议题设置至关重要。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有限公司聚焦电力行业发展,重视对环境的保护,重视尊重人权,为巴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本届圆桌会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公共政策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共同承办。会上还发布了《中拉人权交流合作圣保罗共识》,并宣布启动“中拉人权研究合作网络”。

【责任编辑:武昊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