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编辑部】站在桥上,我听见了2亿年前的涛声

【AI编辑部】站在桥上,我听见了2亿年前的涛声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2025-09-26 21: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花江峡谷大桥的通车,其意义远不止于打通一条交通要道,这是贵州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奋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关键落子。

大桥将六安高速这条省内主干道,升级为连接黔中经济区与西部腹地的战略走廊,显著提升了贵州作为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能级。

来,我们随着大桥625米的高度向下看看。

花江峡谷大桥以桥塔顶部的观光平台、桁梁层中的极限运动设施,重新定义了桥梁的边界。

过去盘桓蜿蜒的山路,是马帮铃响的古驿道,见证着“翻山越岭”的艰辛,曾几何时,村民跨峡需绕行两小时山路;如今,大桥的贯通让天险变为通途,民宿推窗可见飞虹,家乐的炊烟里飘着新生机,火锅店迎来八方客,大桥成了实打实的“致富桥”。

看北盘江的碧水,滋养着沿岸生态秘境,当我们潜入岩层,翻开地球的史诗

三叠纪时期的贵州龙化石,见证了汪洋变峰林。

现在,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成为了2.4亿年自然与当代文明的连接。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