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展会上感受“数智”新气象

在这些展会上感受“数智”新气象

来源:新华社 2025-09-28 08: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日前在北京落幕,数智技术当仁不让成为主角。

从智能眼镜的多模态交互,到无人矿车部署的5G-A网络,再到分拣铸件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通信等数智技术占据全场“C位”。

近期举行的多场展会上,这样的类似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在浙江,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嗨游”平台通过多语言交互技术,支持多语种实时对话与场景化翻译,帮助外国游客畅游中国;

在贵州,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AI医生吸引不少观众前来“把脉问诊”;

在湖南,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登山服内置北斗定位芯片,可实现轨迹追踪、一键救援等功能……

一场场国际展会,展现出数字中国建设的显著成就,也呈现着数字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盛夏7月,在上海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华为首次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算力总规模达300PFLOPS。国产算力的系统级创新展示着中国数字经济新活力。

2025年,恰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纲要专章部署“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如今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

行走在各大展会,处处能见满满新意:首款支持北斗卫星语音消息的智能手表;针对东盟十国语言专项优化的大模型;国家算力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31个省份算力标识系统贯通,推进全国算力资源互联互通……

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建成全球最大、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5G基站总数达464.6万个;算力规模全球第二;已发布人工智能大模型超1500个。

参展的业内人士感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穿梭于展台间,“数乘万物”的许多生动景象,让人深切感受到数智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广覆盖性、强渗透性。

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现场,讯飞星火大模型带来其在教育、医疗、汽车、金融、工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工作人员介绍,大模型不再是单点突破,而是带来生产、管理、供应链等全链条变革。

在各大展会,人们可以看到更多:通过数字化改造让智慧矿山实现“无人值守”,借助气象土壤数据实现农业精准作业……数实融合进一步提速,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智能穿戴,让旅途充满“智”趣;智能家居,让生活更加便捷;数字政务机器人,让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数享盛宴”正为人们打开更大想象空间。

技术的进步应该造福全人类。一场场展会,搭建起中国与世界共享技术创新的平台,“加强数智领域合作”表达出中外与会者的共同心声。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吸引了154个国家和地区、33家国际组织参展。主宾国印度尼西亚已有超50亿元的采购意向;主宾国阿联酋参展人数达80人,为历年参与中国展会规模之最。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同样见证中国与世界的技术合作。在马达加斯加国民议会副议长福蒙德拉扎看来,中国的北斗系统正引导出一系列长期可持续的技术转移项目,帮助他们将先进技术融入本土发展脉络。

当今世界,数智技术发展不是一地一域之事,需要在交流合作中分享机遇,推动成果共享、生态共建、发展共赢。国际竞争客观存在,但绝非“零和博弈”。中国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正积极搭建数智领域开放平台,促进技术共享,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

这是中国的承诺,也是中国的行动。

【责任编辑:陈丹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