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关注民生实事”系列报道④: 说法丨规范预付式消费,让“闭店逃债”毫无出路

“说法·关注民生实事”系列报道④: 说法丨规范预付式消费,让“闭店逃债”毫无出路

来源:人民网 2025-10-12 18: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健身房明知道自己马上要倒闭关门了,还鼓动顾客办卡,这样的行为该如何担责?仅仅退还预付款就够了吗?

北京市西城区的李先生在某健身房办了2年的健身卡,支付了4000元。

可3个月后,李先生再次来到该健身房时,却发现健身房大门紧闭。原来,该健身房资金链断裂,已经倒闭关门了。

健身房业主表示,后续会通过变卖资产、追回垫付资金等方式,偿还员工工资和会员会费,但暂时没有钱。

更令李先生惊讶的是,沟通过程中李先生得知,其实就在办卡前的两个月,该健身房已经因拖欠房租被房东诉至法院,租赁合同已被法院依法判决解除了,并被要求腾退房屋。而且此时,健身房已经决定关门不再经营了。

早知道要关门,还让自己充钱办卡,这不是欺诈吗?于是,李先生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该健身房返还剩余服务费,并要求三倍惩罚性赔偿。

法院会支持李先生的请求吗?现实中,健身房、理发店等收取消费者预付费之后,失联“跑路”“恶意违约”等时有发生,预付式消费的痛点如何解决?

今年新实施的《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消费者维权又有何新的保障呢?

说案例、讲法律,本期“说法”关注预付式消费。(金歆)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