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全运”背后的亿级数据:大到每个重点区域,小到每个观众坐席

“智慧全运”背后的亿级数据:大到每个重点区域,小到每个观众坐席

来源:南方+ 2025-11-13 15: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于11月9日在粤港澳三地开启。分散的办赛格局,如何进行跨区域指挥调度和全链条安全保障?记者12日前往广州赛区赛事指挥演练现场,探秘广州赛区赛事运行保障指挥系统(以下简称“广州赛区MOC指挥系统”)背后有哪些科技力量,如何实现“一个平台管全运”。

让数据“开口说话”

点亮“洞察之眼”

如何让纷繁庞杂的数据为赛事指挥服务?据介绍,广州赛区MOC指挥系统首次创新应用“数图联动+视图联动+表图联动”三协同模式,让沉默的数据“开口说话”,为指挥长点亮“洞察之眼”。

记者在赛事指挥演练现场看到,系统模拟突发预警:某场馆入口人流量快速增长,可能出现拥堵,指挥长点击预警信息,在三维地图精准定位坐标,系统快速打开周边视频实时画面,通过视频通话调度该场馆安保人员和志愿者前往现场维持秩序。整个处置过程不到2分钟。

工作人员解释,MOC指挥系统底层能力不仅有分布式计算与智能决策引擎的强力支撑,更有来自城市侧、赛事侧、场馆侧以及互联网侧多维数据的强力加持,坚实的城市数字基础设施,给了智慧指挥最大的底气,在广州真正实现“一键发起、全网联动”。

“过去要在十几个系统间来回切换,现在通过MOC系统,轻点鼠标即可轻松调阅火炬传递、开幕式、赛事运行等十余个重大场景‘专属数据看板’。系统对接省执委会和市交通、气象、生态、卫健等10多个部门业务系统,累计接入216类主题数据,汇聚、生产数据超1亿条,并通过3000多路高清视频实时数据全息呈现所有态势,大到比赛场馆、保障路线、接待酒店等每一个重点区域,小到每一个观众座席,以及24类开幕式观演人员的集结时间、实时转运情况。”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广州执委会数字技术部部长黄津介绍。

事实上,硬核技术植根于广州“办赛与办城并重”的深层布局,有赖于广州数十年智慧城市建设布局。“我们交付的不止是一套赛事保障系统,更是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智慧治理范式。”黄津表示,全运会MOC指挥系统是“穗智管”10余个智能体之一,今后将复制到更多城市运行场景,推进跨部门、跨层级高效协同联动。

“全运广州”小程序

使用人数破1000万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及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核心数字平台,“全运广州”小程序截至11月10日,使用人数已突破1000万。

小程序设置“赛事服务”“城市服务”“创意活动”三大功能板块,可为市民提供便捷的赛事动态、购票、场馆导航、观赛指引等实用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该小程序还提供“无障碍服务”,在赛会期间为残障人士提供即时服务。用户通过小程序可一键呼叫专业手语志愿者,远程获取手语在线翻译,获取用车预约、场馆无障碍地图等数据及服务信息。赛后,相关设备可迁移至政务服务大厅、展览场馆等场景,继续为各类公共服务机构提供无障碍服务。

采写:南方+记者 徐子茗 吴雨伦

统筹:李强

【责任编辑:于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