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全”时刻丨花容“粤”貌 大湾区如何“再造”一个春天

湾区“全”时刻丨花容“粤”貌 大湾区如何“再造”一个春天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5 16: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精巧通透的岭南建筑要配清新雅致的渐变色,绵延的天桥当然要搭上层次分明的实色……如果你在第十五届全运会期间来大湾区,不必在意季节,抬眼看,就是春天。

花潮漫城

把赛场搬进没有围墙的花园

“花城”广州自然不会错过这个“以花待客”的难得机遇。走出天河体育中心,十万株鲜花涌进这座千年商都的新中轴线,在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秋季场,印象派名画照进现实,广州塔下也有法式花园。

相得益彰,各美其美,满城繁花里自有大湾区人包容开放的处世哲学。

人们用花装点节日,大湾区人干脆“以花为名”过起了节。在深圳,当全运会偶遇“簕杜鹃节”,一树树花海从城市上空倾泻而下,走出赛场,就能无缝衔接城市这座没有围墙的花园。

三角梅解锁超长花期

窗台美学全升级

三角梅原生品种娇气,原本花期并不长。大湾区园林专家通过筛选培养,让三角梅解除了“季节限定”。

广州市园科院首席专家刘国锋介绍,该院近年来持续推进三角梅资源创新与新品种培育工作,通过杂交育种技术优化花期表现。如今培育的三角梅花期已延长至一年八九个月,最长可达十个月,较传统品种花期实现大幅提升。

把镜头推进至大湾区一隅,居民打理窗台花箱,沿街商铺巧设立体花架,昔日普通街巷“步步生花”。“城市美学”也能在一处窗台上演。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教授高伟告诉记者,团队以岭南本土植物为重要媒介,尝试通过植物这一独特纽带,重新串联起人群间的情感联结。而绿美窗台、阳台绿化等一系列细微的绿化实践,正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意续航

旧馆变“会呼吸”的宜居地标

本届全运会,不仅“扮靓”了湾区,更增添了“会呼吸”的场地。比如,九成以上的场馆来自旧馆改造。设计团队在体育场的飘檐上增加了800块的光伏板用于发电,折算下来每年的减碳量能达到200吨。

当大湾区城市美学集体进阶迎接盛会,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城市在赛事期间的惊艳亮相,更是一道宜居湾区的成长轨迹。

城市之美,或许不在于某一刻的惊艳,而是让光芒真正照进日复一日的生活里。

总监制丨李岳 张巍监制丨郭翔宇记者丨林丽丽 戴威 冯雪协助拍摄丨深圳台 越秀融媒 罗宜威

【责任编辑:于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