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拉吉沙希大学人口学教授努鲁扎曼·哈克11月20日在《中国日报》发文称,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中国官方数据显示,随着中国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中国老年人口的比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深刻重塑着社会经济格局。
当前普遍将60或65岁作为老年标准,这种标准会夸大老龄化程度,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文章提到,为更准确地衡量老龄化,作者的团队将寿命延长的现实因素纳入了研究。该研究建议,中国内地的老年标准应为68岁。
使用新标准重新评估后发现,中国老龄化负担实际上低于传统认知。新的老年年龄标准测算方法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更稳定的基准,有助于优化养老金设计、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并科学调整退休年龄,既可以减轻养老基金的压力,又能让老年人能充分发挥余热。
人口统计不仅关乎数据,更影响社会对于老龄化的认知。高估老龄化负担可能导致民众陷入过度的恐慌,而低估老龄化则可能延误必要的干预措施。
中国需要从单纯统计老年人数量的阶段,转向重新思考定义“老龄”的新阶段。
文章认为,老龄化本质上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关键在于如何积极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相应问题。通过科学界定老龄标准,中国可以更精准地制定老龄化政策,推动社会更加均衡发展。 (谷烨华 王辉 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