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上午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听了10年前归国创业的袁玉宇代表的发言,习近平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
可以想象,如果农村宅基地流转可以放开,那么农村房地产会随之兴旺起来,特别是那些自然环境好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我们看到当前的政策,比如鼓励农村宅基地被用于发展乡村非农产业而非住宅开发,鼓励返乡创业,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通过积极作为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期待宪法修正案(草案)通过审议,更期待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宪法法律,带动广大成员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以法治凝聚共识、规范发展、化解矛盾、保障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这次修宪是战略之举,修改的内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事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党和国家兴旺发展长治久安,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这次修宪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旗帜,是为民族立魂的重要战略之举。
宪法修改小组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修改形成了中央修宪建议草案稿。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思想观念里的革新,较之产业结构、宏观政策、激励机制上的改革,更为隐性却更为关键 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反复强调,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
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在今年两会期间,女性的发展与权益保障等话题,得到了众多代表委员的关注。众多女代表、女委员纷纷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妇女的平等权利保障有力,发展水平全方位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更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又是一年两会时,春和景明听政声。两会——商量的、回应的,都是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代表委员们在推心置腹中谋划未来、在共商国是中绘就蓝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社会领域改革,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教育、文化、体育等改革,充分释放社会领域巨大发展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来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以“三个扎实”鼓舞内蒙古各族群众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总书记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参加审议为内蒙古发展指点迷津,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对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状况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加快推进民族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
中国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创造伟大和永恒的方式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949年秋天起,中国闯过一穷二白的荒漠“站起来”,1978年秋天再出发,中国穿过历史的三峡“富起来”,最大的倚仗不是别的,就是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