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农产品贸易的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韩一军说,我国劳动力、化肥农药等成本不断增加,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提高了价格水平,而欧美等国粮食生产规模大,单位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国内外粮食价差是驱动中国粮食进口较快增长的主因。
粮食这东西,是土地密集型的产品。中国虽然地大物博,可是人多地少。种粮算投入产出的话,跟人家比没有竞争优势,中国粮食在国际贸易中定价的话语权又小得很,所以在国际粮价低的时候买进,这纯粹是市场杠杆在起作用。
当然了,也不能因为人家粮食便宜,咱就都统统买进。国际粮食市场根本没那么大,更重要的是,那么多种地的老农民的生计咋办?中央领导在操这个心,老农民自个儿更担心啊!所以,咱的底线是12个字——“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这儿要解释一下:在中国,一般来说算粮食产量时是指大米、小麦、玉米这三种主要的谷物,再加上大豆,以及薯类和杂粮,大体上总共就是这五种。在国际上,一般则不把大豆算作粮食,而当成油料。
具体分析一下,我们主要进口哪些品种呢?大豆,这个原产地在中国的古老作物,10多年来一直是主要进口品种。所占的比重,从2002年的79.9%上升到2011年的90.6%。所以说,我们进口的九成粮食,其实主要是用来榨油的。榨油后的副产品豆粕,则主要加工成饲料。而饲料喂给牲畜们吃了,最后还是进了人们的肚子。
除了大豆这个披着粮食外衣的油料作物外,中国人的口粮基本上是小麦和大米。玉米算不上老百姓的口粮,这种谷物的主要用途包括饲料、油料、酒精等。那么,再来看看我们真正吃到肚子里的小麦和大米的贸易情况吧。
小麦:2009年以来净进口量不断增长,2013年进口比重升至7.1%。
大米:2011年起转为净进口并呈快速增长,2013年进口比重升至2.9%。
同时,大豆占粮食进口的比重则降至81.3%。
你看,从进口结构上看,口粮的比重迅速增加了。换句话说,你家的“米袋子”越来越多地开始装外国粮了。顺便再说一下,2010年,玉米也首次转为净进口,并且规模不断扩大。
我们从哪些国家进口粮食呢?主要是来自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等国。这是为什么?前面说了,粮食是土地密集型产品——这个意思是说,你得有大块大块的耕地,因为种粮食在世界各国都是利润率很低的行当,如果没有较大的规模,根本不赚钱,农民伯伯就没人愿意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