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八
农业县区50%科技投入要涉农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2015年制定出台按照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进行补贴的试点方案,选择1-2个县开展试点。完善森林、湿地、水土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征占林地补偿政策,争取扩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范围。
拓宽“三农”资金投入渠道。2015年完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政策,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三农”。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先建后租、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建立工商企业流转农业用地风险保障金制度,严禁农用地非农化。
整合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盘活农业结余资金和超规定期限的结转资金,由同级预算统筹限时用于农田水利等建设。改革涉农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加快项目实施和预算执行。2015年健全以县为平台整合支农资金工作考核机制,探索从预算源头归并性质趋同、目标接近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办法。2017年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机制。
看点九
今年全面启动城乡统筹试点
建立健全城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城乡文化体育服务、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制度。到2016年,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新增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镇社区倾斜。2016年基本建立城乡优质卫生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引导医疗保险参保人到基层就医。2017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6年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登记制度。推进农民进城就业、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租购等相关配套制度改革。2020年建立多元投入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有序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建设。2015年全面启动东川、宜良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建设。2020年区域功能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公共服务均等覆盖实现新突破,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城乡联动、融合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看点十
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深化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县、乡、村、组四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业产业链等领域建立党组织的力度。研究制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对策、措施。认真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健全落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经费保障机制。坚持完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治,健全选强用好新农村指导员、常务书记、选调生、大学生村官、民警村官长效机制。
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创新基层管理服务。2015年出台全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完善司法救助机制。统筹推进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和设施共建共享,探索村民小组“网格化管理”和“微服务”办法。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农村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
重点改革之一
放活
土地经营权
改革内容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5年制定出台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意见及工作方案,2017年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重点改革之二
构建新型农业
经营模式
改革内容
推进都市农庄建设。进一步完善《昆明市都市农庄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强化对都市农庄的管理和服务,构建农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农庄、农户和雇工的合法权益。2015年修编完善《昆明市都市农庄布点布局专项规划》。2017年规划建设100个特色鲜明、产业配套、功能完备的都市农庄。
重点改革之三
建立林权流转
准入制
改革内容
深化集体林权配套制度改革。2015年制定市级以下公益林流转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建立林权流转准入制度和监管机制。2016年力争放开市级以下地方公益林流转,2017年基本建立林权社会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