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菁教授详解你不知道的“海丝”秘密

作者:蒋巧玲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2015-02-05 09:08:18

  “海上丝绸之路”为什么出口瓷器?

  瓷器曾是木船航海重要的“压舱物”

  “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外物产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其物流载体和物流主体是不一样的。

  “路上丝绸之路”以人力和兽力为物流载体,丝绸因为轻便,成为其物流主体;“海上丝绸之路”以木质帆船为物流载体,帆船要在大海中抗风航行,一定要有“压舱物”,而中国农耕文明时盛产的瓷器,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压舱物”。

  “当时中国人并没有把瓷器当做贵重物品,因为它只是地下挖出来的高岭土,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但是,对于‘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而言,却是稀世珍品。”苏文菁说。

  在东南亚,瓷器替代树叶,成为饮料、食物的容器,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中亚,游牧民族将瓷器用在餐桌上盛放食物,他们赋予其神奇力量,认为瓷器能够鉴别出食物是否有毒;在北非,瓷器则是一个富贵族群的象征,拥有多少中国的瓷器,就意味着拥有多少财富。

  “瓷器对中国之外的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不再被称为‘丝国’,而有了一个新称号‘China’,即瓷器。”苏文菁说。

  你知道“兰芳共和国”吗?

  这是由福建人建立的东亚史上首个共和国

  谈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文化交流,苏文菁说,福建作为中国东南海的窗口,很早就与东南亚国家交好。历史上,东亚第一个共和国“兰芳共和国”,就是由福建人建立的。

  众所周知,闭关守国是清朝的国策。彼时,中国东南沿海的海洋族群心怀“下南洋”的热情,不堪自我封闭,在闽人罗芳伯的带领下,来到中国海南部的加里曼丹西部。

  闽人罗芳伯能文能武,不久后成为当地华人首领。因其经常帮助调解当地原住民与欧洲殖民者的摩擦,得到当地原住民酋长的赞赏。此后,为表谢意,他获赠加里曼丹附近的一块土地,由他和其他华人共同管理。

  这块土地上有一条河,岸边有大量钻石和黄金储藏。罗芳伯以此为据点,把大量在南洋打工的闽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分工仔细的采矿业。这就是“兰芳公司”,也被称为东亚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兰芳共和国”。

  “讲闽南话的人把挖出来的钻石、黄金卖到全世界,讲客家话的人负责挖矿和采矿,讲福州话的人负责种庄稼,这就形成了产业和生活配套完整的产业园。”苏文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