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新诗巫人为什么爱讲福州话?
福州人在晚清时白手垦荒开发新诗巫
谈及福建与东南亚早有交好,苏文菁还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在今天的马来西亚新诗巫,很多人都在讲福州话。其中的原因要从晚清的一次移民垦荒说起。晚清政府腐败,辛亥革命时期曾为福州旗手的黄乃裳不堪忍受,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家乡人民免受暴政之苦。后来,他远赴南洋,在现马来西亚的新诗巫租赁了一块土地,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良好的土壤结构,但人民很少。
此后,黄乃裳回到福建,把自己在海外建立理想国的愿景带给手工业者、商人,还有一些失地的农民。最终招募了1500人,分三次移民马来西亚新诗巫。他们没有带去大量资金和物资,却带去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最终创造了新诗巫的繁荣。
“把中国先进的技术、资金、组织化的过程放到世界需要的区域,按照中国人的智慧以产业园、试验区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在黄乃珊开发新诗巫的历史中早已存在。这是对现今融合发展的一个启示。”苏文菁指出,在新时期下,我们更应该发挥历史优势,借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对接东盟国家。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
新时期的“海丝”让世界共享多元化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并影响世界文明的进程之路,也是最古老的、延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海洋贸易和交通通道。“而新时期下,它将是全球共享世界多元化的交流和融合之路,它是全人类的,不只是中国的。”苏文菁说。
事实上,“海上丝绸之路”究竟有多长是无法丈量的。1990年-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考察路线就已经包括16个国家和27个口岸城市。通过这条漫漫长路,不只中国的物产传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国文化和物产也进入中华大地。比如,番薯、烟叶、茉莉花、阿拉伯数字等等,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进来的。
因此,苏文菁指出,在新时期下,要继续发挥“海上丝绸之路”中外交通要道的优势,重点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众所周知,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全球化融合中,也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着眼于海洋强国建设,福建作为中国最具海洋个性的区域,历史以来就在对外文化交流上有突出贡献,要继续发挥优势,肩负起神圣使命与责任。”苏文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