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的无力”
对于这部分,《手记》中除了类似“几乎每一个农村的80后大学生,都是以牺牲整个家庭的幸福为代价来读大学的。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毕业后没有希望收回成本,倒是让年迈的父母继续陷入困顿”这样过于绝对化的表述用词不够严谨外,老记总体上比较赞同。特别是作者对“举全家之力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的家庭”往往在农村处于困难境地的观察,还是比较细致并有洞见的。
就拿老记自己来说吧。从上实际8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笔者家里就学孩子多,教育负担重,(村中其他家庭男孩少、对女孩上学不重视或孩子读到初中就不再上学去打工),我家一直是全村最穷的。我家第一台电视机是2001年我大学毕业后、大约2003年用弟弟的打工收入购买的。那时,全村除了我家其他家庭都买了电视机,且附近亲戚邻居都建了新房搬往别处了,使得留守老屋的我家在2003年以前一直没有看过央视的春晚。记得1997年高考前夕,班上一名女同学表示想报考北京外国语学院,说“就是杨澜的那所大学”,我竟公然问:“杨澜是谁?”引得一阵哄堂大笑。
除了上学期间的家庭困难,大学毕业后“知识的无力”实际上也有所体现。我是村里、乡里同年龄段为数不多的大学本科生,也是当年全县高考状元。但直到现在,如果用家庭财产来衡量,我家在村里、乡里、县里都是中下水平。一些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出去打工或者在家里务农做生意的同学,家产或者企业资产早已达到几百万甚至千万元。只是,我脸皮厚,不会像《手记》作者那位博士师兄一样因为害怕村民问收入而“害怕回家”,也不会慨叹“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我照样年年开开心心回家,回去跟乡亲们其乐融融,返城时依依不舍。
笔者说这些,不是要“忆苦思甜”,而是想说明《手记》所说“知识无力”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随着近年来“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加剧,这种现象甚至愈显突出。早在七八年前,老记就调研发现:一定程度上,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上呈现一种“倒金字塔”现象——读书越多就业越难,学历越高工资越低,大学生“民工化”就业,农民工“贵族化”就业,保姆成“宝姆”。(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显示,截至2014年7月1日,全省高校博士毕业生签约率为73%,硕士为69.5%,本科为80%,专科为83%。)许多农村家庭花了全家积蓄、甚至举债供孩子上大学,有的毕业即失业,有的虽然就业,工资却很低,上学成本回收遥遥无期,若还要按揭买房付首付供月供家里还是非常困难。许多人觉得读书亏本,投入产出低,“读书无用论”因此在一些地方农村滋长。
小时侯,大人、老师教导我们“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要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而,等我们大学毕业后,为什么知识就不值钱了呢?这个问题,老记曾做了较长时间的调研和思考,最后想到了这样几种解释:第一,金钱、收入并非衡量力量、命运、成败、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第二,知识可能在短期挣钱上没有显现优势,但可以转化为长期视野能力、思维理念、学习能力、发展潜力、发展空间、生活品质、社会地位等等;第三,由于教育体制等问题,所学知识、专业不适销对路,甚至不适合自己,难以就业,或者工价不高;第四,知识是力量,但实践也出真知,磨难更炼人生。或许,当我们在课堂上愉快学习的时候,那些没上高中、大学的小伙伴们,正在社会大学里不断实践,流汗流泪流血,学到了更多真知,吃了比你更多苦,终成人上人呢!
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当今及过去二三十年的中国,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学历还是阅历,不管是知识还是实践,只要肯学苦干,你都有机会成长、成材、成功,基本上人人都有成功出彩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一些人“知识无力”的背后,是其他人阅历、磨难弥补了知识的不足,奋发有力。如此解释,是不是更好理解所谓“知识的无力感”呢?是不是可以感觉更“有力”、更温暖呢?(当然,近年来阶层固化、“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等问题也逐渐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