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持、果敢、担当书写一生的藏族农民企业家斯那定珠

来源:新华旅游
2015-12-29 12:07:06

  

用坚持、果敢、担当书写一生的藏族农民企业家斯那定珠

斯那定珠

  斯那定珠,男,藏族,1964年5月生,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幸福村委会巴拉村民小组村民,中共党员。1999年10月创建巴拉格宗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11年至今任云南文产香格里拉市巴拉格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并担任迪庆州政协委员。

  13岁那年,小学未毕业的他,带着一袋从家乡大山里挖掘出的25公斤天然水晶石,怀揣35元钱,沿着1979年修通、长达30公里、异常艰险的人马驿道走出大山峡谷、走出香格里拉。凭在省城昆明借的400元钱,独闯广州,后来走遍全国,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吃尽人间苦,洒尽辛酸泪,在失败与成功的经商路上愈战愈勇,最终积累了几千万资产,成为云南藏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他不图城里的安逸享受,毅然回到不通路、不通电的贫困家乡,10余年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绝壁悬崖下为家乡修了一条宽为6.5米、长达58公里的旅游公路,其中柏油公路38公里,把与世隔绝的家乡巴拉格宗创建成支撑香格里拉旅游业发展的一大景区—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帮助乡亲们及周边几个村子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使家乡优越的生态环境及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彻底改变了家乡落后面貌,探索出一条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他执著、顽强、实干的精神,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2005年2月,他被云南省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授予“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先进个人”;2007年9月30日,他被迪庆州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2008年,他创办的巴拉格宗国家公园被迪庆州授予“文明景区”称号;2009年4月26日,被世界旅游精英博鳌峰会组委会授予“国际王牌旅游景区”,他被评为“中国旅游影响力人物”;2009年8月,巴拉格宗被评为“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集体”;2009年12月28日,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4月12日经香格里拉县政府批准挂牌成立了“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山景区巴拉格宗管理处”,标志着巴拉格宗景区又拥有了“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大国际知名品牌;2013年10月,巴拉格宗被中国旅游电视协会评为“第四届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荣誉称号”,他荣获“旅游贡献奖”;同年10月,他荣获首届迪庆“十大民营经济领军人物”组委会提名特别奖;2014年,他被评为2013年度云南省“云岭楷模”,并被评为“迪庆州道德模范”;2015年,斯那定珠的家乡巴拉村荣获“2015年度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斯那定珠荣登“中国好人榜”封面人物,11月,省文明委授予的敬业奉献类“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

  从峡谷深处走出来的致富能手

  过去的巴拉村几乎与世隔绝,环境、交通、经济状况极差,人均收入很低,是香格里拉县有名的“边、山、穷”小山村,生活极其困苦。

  斯那定珠出生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的巴拉村,这个藏族村落位于巴拉格宗雪山脚下,隐藏在与世隔绝的峡谷深处。虽然有着雄奇壮美风景和良好生态环境,但是由于交通极为不便,巴拉村的发展十分滞后。很多村民都说:以前村民出行只能走悬崖峭壁上的人马驿道,走出村子要整整两天,有的人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峡谷。过去的村民耕地很少,种的粮食总是不够吃,只能靠打猎和野菜充饥。

  “十岁以前没穿过鞋子,光着脚板跟大人去打猎。”51岁的斯那定珠对以前的艰难生活记忆犹新,他在东旺乡读完小学,因为家里实在太穷,没办法继续读初中。但是高山和峡谷不能阻挡他改变命运的脚步,他在13岁那年走出家乡到省城昆明闯荡,在修路工地上卖过苦力,在木材加工厂做过工人。

  有了一点积蓄后,斯那定珠开始做生意,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有经商的天赋。雪域高原盛产各种名贵真菌和药材,他就采购野生天麻、冬虫夏草、松茸和麝香等,斯那定珠回到家乡收购这些特产,再倒卖给外地客商。后来他又到香格里拉县城开餐饮企业,开办迪庆州第一家五金机械门市部。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20多年,斯那定珠积累了数千万元资产,成为家乡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有一次,在昆明塘子巷的一家小食店,斯那定珠点了一盘炒瘦肉、一碗蕃茄鸡蛋汤,感觉像过年一样,饭菜太好吃了,他太想家了,他一边吃一边哭。生活差想家,生活好也会想家。想起肩上的担子、身上的压力,他悄悄擦干眼泪,投入到新的生意之中。

  情系大山,返回家乡,结合家乡的资源优势,决定以开发旅游来带动家乡人民脱贫致富。

  1234下一页 1234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