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   分析评论

学讲话 强举措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图:2016年5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坚持“两条腿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回答了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和新境界。

王文:青年学者如何不辜负这个时代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思想来自责任和担当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因思想内含丰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性,而在理论界引起高度关注。总之,只要我们真正从习近平讲话中弄清问题的本质和要害,同时真正把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产生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及其大思想,是完全可能的。

在通向真理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我国,不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时代召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没有理由不以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的历史形象与这个伟大的时代形成庄严的对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贡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是和平而不是动荡,是进步而不是倒退;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意味着人类有望迎来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崭新时代。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思想纵横)

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确立为人民做学问的宗旨,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目标宗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特征,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范式。

新闻舆论工作的力量来自于“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新闻舆论工作在当代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1980年,233页)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辟阐释,也是对党的新闻工作的作用、职能的纲领性要求。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构建

回溯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是原则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立时代潮头 发思想先声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两个不可替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挺起我们的精神脊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建设有道德的文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放歌壮丽时代,赞美伟大人民,聚力光荣梦想,生发强劲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使命和历史担当。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新时代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重点内容,牵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牛鼻子”。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指引下,中国人民必将阔步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