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频道 > 要闻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7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2025-07-11 15:03

艺传千年 文港毛笔一百二十八道工序的坚守

这里,曾是东晋笔市的烟火街巷,如今是年产过亿、占据全国八成市场的“华夏笔都”。在江西文港,毛笔,不只是文具,更是产业、是技艺、是根脉。2025-07-11 14:59

美对巴西加征关税反噬自身 咖啡橙汁面临涨价

当地时间10日,有贸易商和专家表示,如果美国政府坚持自8月1日起对从巴西进口的所有商品征收50%关税,产自巴西的咖啡和橙汁等食品价格将大幅上涨。2025-07-11 14:55

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

新征程上,希望你们继续在崇德尚艺上作表率,带动广大电影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2025-07-11 14:49

经略海洋 向海图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系统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蓝色粮仓”建设、海洋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2025-07-11 14:47

国家主席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下列驻外大使。2025-07-11 14:02

爱国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孩子们要争做民族的脊梁,一定要把我们国家建得强盛起来”,“希望你们好好努力、奋发图强,做一个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 在山西省阳泉市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时,对在场的青少年们寄予殷切期望。2025-07-10 20:34

从鹭岛之变看中国之治

这是全国经济特区中最早制定的一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地方政府最早制定的一个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领导制定者正是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习近平同志。2025-07-10 20:33

第一观察|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产业转型升级提出新要求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要把握市场需求,加强科技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8日,总书记在听取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对当地转型发展进一步强调,把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2025-07-10 20:32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据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设定的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预期。2025-07-10 20:08

突破1000亿件!今年我国快递业务加速“跑”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提前35天。2025-07-10 20:08

低空经济 田间“速递” 经济新动能一线观察

洛阳市伊滨区钢制家具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40余年发展,当地拥有钢制家具企业1000余家,1000余个品种的钢制家具销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07-10 20:06

重访抗战地标 | 英雄左权·家书抵万金

是谁的名字留在了许多人的身份证上?是谁在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中流露出“念念、念念”的深情?是谁在给母亲的信中写下“我牺牲了一切幸福,来为我的事业而奋斗”的誓言?新华网“重访抗战地标”大型行进式融媒体系列报道带您一起走进山西省左权县,走近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2025-07-10 19:57

文明新风润南粤 凝心聚魂谱新篇

今年,广东荔枝迎来大丰收。刚刚这个收获季,茂名高州市根子镇各个荔枝快递揽收点,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2025-07-10 19:52

学习快评|铭记抗战历史,开创光明未来

“今天来到这里有特殊意义”,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省阳泉市,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深切的缅怀,表达着对先烈的崇敬,更宣示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2025-07-10 15:55

和总书记面对面|一场精神的洗礼

山西阳泉,一场新雨后的狮脑山云雾苍茫。百团大战纪念馆巍然矗立于山巅。2025-07-10 15:46

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

7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2025-07-10 15:43

香港“95后”在深创业 打造粤港澳音乐交流平台

从小痴迷音乐的香港青年丁政凯,读初中时便会谱词作曲。他在香港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音乐风格,这使他的音乐创作也趋向多元化。从细腻的抒情歌到激昂的摇滚,他均能驾驭自如。2025-07-10 13:30

藏电人普布扎西:与“电力天路”的不解之缘

仲夏,暮色漫过念青唐古拉山,拉萨河谷的风带着些许凉意掠过换流站。普布扎西裹紧防风外套,站在换流站的平台上,身后是轰鸣的调相机,前方是拉萨城的璀璨灯火。14年前那个带着梦想踏入电力行业的青涩少年不会想到,自己会与拉萨换流站结下深深的羁绊。2025-07-10 13:30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