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频道 > 要闻

多国举办精彩活动 体验中国春节文化

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迎新春活动“新春花市同乐日”21日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举行,当地上万名各族裔民众聚集一起,共迎中国春节。”  由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中华美食节”于兔年春节期间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来到现场的观众们得以体验“舌尖上的春节”。2023-01-24 19:32

中国梦牵世界梦:从一期到三期 米尔科的"中国计划"

高利尔(天津)包装有限公司是全球包装领域的龙头企业,总经理米尔科·图里纳在中国生活了近19年。离岸贸易是高利尔(天津)公司常采用的一种贸易模式,它的显著特点是交易商品的货源地和销售地都在境外。2023-01-24 19:29

孙瑞生:2023年母亲日记(二)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一眨眼,我们已悄然迎来兔年。不管大展宏“兔”也好,“兔”飞猛进也罢,人们的共同心愿是风雨过后见彩虹,2023年的春天一定会告别阴霾,惠风和畅,万象更新。2023-01-23 21:39

四海同贺中国年丨土耳其边陲建设者的中国年

城背靠背换流站项目驻场工程师 田瑞:我在土耳其工作生活一切都好,你们放心。凡城背靠背换流站项目驻场工程师 李伟:在这里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亲人和朋友们新春快乐。2023-01-23 21:30

英媒:中国是2023年最佳投资机会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月21日刊登题为《为何中国可能是2023年投资者的最佳投资机会》的文章。晨星投资管理公司的马克·普雷斯基特说,导致此前抛售中国股票的很多压力正在缓解,中国“目前(在晨星的多资产投资组合中)占据重要位置”。2023-01-23 21:30

总书记来拜年了!

2023-01-23 19:57

置办年货现新趋势 全球好味齐聚大年夜

这个春节,根据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农货进城,海鲜下乡”成为今年置办年货的新趋势。在海鲜品类的消费中,县域及乡村地区的订单占比首次超过北上广,大虾鲍鱼带鱼等优质海鲜被端上乡村年夜饭的餐桌。2023-01-23 13:50

守正创新前沿求索,青年科学家来拜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黄河回忆,“2004年,我到药物所读研究生,著名药物化学家嵇汝运院士时年86岁,仍坚持给我们上药物化学课,同学们莫不感动、鼓舞。”他记得,先生每次上课前都仔细准备,讲课内容既有药物化学经典理论和案例,又有领域动态和前沿进展。2023-01-23 13:50

四川年货市场见闻|健康生态受青睐 家乡味道寄乡愁

时至年关,年货走俏。记者走访四川多个市县的年货市场,除传统的糖果、腌腊制品等,更生态、更健康的食品受到百姓青睐,地方特色食品不仅丰富了本地节日餐桌,也为外地朋友送上一份家乡的味道。2023-01-23 13:49

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 日新月异的更美好生活

题: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 日新月异的更美好生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举办 各类节目在新技术手段的加持下生动表达“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的更美好生活”的主题,彰显开心信心、奋进拼搏的时代新气息。2023-01-23 13:49

烟火北红村——夜访中国最北村落

近年来,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冰雪资源,昔日宁静的小村庄引来全国各地的游客赏玩“打卡”,2023年春节期间更是迎来“找北”高峰。没一会儿,“中国最北面包房”第一锅面包出炉,脱贫户程金海驾着马车,载着游客们顺着香气赶来,铃铛声、马蹄声在村里久久回荡。2023-01-23 13:49

法媒:阿拉伯国家加速“转向中国和亚洲”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1月15日刊登题为《海湾国家如何计划把经济转向中国和亚洲》的文章,作者为乔治·马尔布吕诺。文章摘编如下:  为了减少对碳氢燃料的依赖,富裕的海湾国家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视为实现经济多样化的关键伙伴。2023-01-23 13:49

延安苹果产业发展观察| “小苹果”变身“大财富”

新华社西安1月22日电题:“小苹果”变身“大财富”——延安苹果产业发展观察 162万吨的冷库总储存能力、105条智能选果线……不断升级的苹果产业链,成为延安苹果从“卖一季”变为“卖四季”、从“论堆卖”到“论个卖”的底气。2023-01-23 13:48

"一起开新,共造未来" 总台网络春晚唱响青春旋律

年夜饭、包饺子、看春晚……新年的烟火气少不了这些“仪式感”。前不久播出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网络春晚,以“一起开新,共造未来”为主题,努力展现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让观众在青春旋律中感受浓浓“年味”。值得一提的是,来自贵州六盘水钟山区大湾镇海嘎小学的摇滚乐队用一首《倔强》亮相网晚舞台。2023-01-23 13:28

新春走基层丨除夕,天山脚下夜话新春新愿望

”  说起新年愿望,杨东军笑着说:“平时工作有点忙,没时间陪孩子,这个雪季结束想带家人去外省转转,咱也旅旅游嘛。说话间,停靠的缆车开了门,来自深圳的滑雪爱好者李琳取下雪板走了出来。2023-01-23 13:26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