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频道 > 要闻

多地扩容医疗资源 保障群众就医用药

连日来, 广东、贵州、四川等地通过开通线上问诊、增设发热门诊,将核酸采样屋等场所改造为发热诊疗站等方式,守护居民健康。2022-12-25 14:33

老年人“阳转阴”之后,需要注意什么?

疫情之下,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是医疗救治的重点人群之一。如何保护老年人?如何防止老年人重症或死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接受《新闻1+1》采访,就老年人保护等问题进行解答。2022-12-25 14:33

上海发热门诊下沉 保障群众就医需求

上海启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服务站、村卫生室等2594个发热诊间,就近满足发热病患就医配药需求。2022-12-25 13:41

抓机遇 迎挑战 各地民营企业创新前行

发展数字经济,顺应市场变化。各地民营企业瞄准机遇,积蓄动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前行。2022-12-25 13:41

以科学繁荣发展造福各国人民(2022·年终专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不断为全人类赋能、为共同发展助力。进一步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与合作,以科学繁荣发展造福各国人民,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中国始终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推动完善全球科技治理,让科技成果为更多人所及所享,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2022-12-25 13:41

新华社就俄乌局势“四连发”引关注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今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乌冲突局势愈演愈烈。岁末之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闪电式访问美国,俄乌局势前景再添不确定性。2022-12-25 13:40

解读WTO《服务贸易国内规制参考文件》规则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题: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人解读WTO《服务贸易国内规制参考文件》规则2022-12-25 13:40

美在乌生物军事项目涉美情报机构等人员

据俄罗斯国防部网站24日消息,俄军防辐射、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部队司令基里洛夫当天披露,美国在乌克兰生物军事研究项目,涉及多名美国情报机构、卫生机构等人员。2022-12-25 13:38

加强国际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国际论坛)

日前,《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作为大会主席国,中国为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充分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肯定。2022-12-25 13:37

邻里互助传递抗疫暖流

近日,不少地方迎来疫情大考。由于快递、外卖运力不足,加上药品断货、抗原检测试剂脱销等,不少人在这场遭遇战中感到焦灼。连日来,北京、上海、山东、山西等地的居民微信群里,提供退烧药、共享抗疫信息、传播科学知识的“好邻居”刷屏,为寒冬中的抗疫增添了暖意。2022-12-25 13:37

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看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战略部署

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22-12-25 12:48

习近平: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22-12-25 12:47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2022-12-25 11:20

满怀信心 为梦想而战

“这一年来都在认真复习,我觉得自己准备还是挺充分的,我报考了北京的一所高校,虽然难度比较大,但我还是信心满满!”来自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的考生赵咏恩谈及自己的备考情况,难掩自信神情。2022-12-25 11:20

强军号角催征  勇毅奋楫前行

回首这一年,在大漠演训场、在救灾一线、在蓝天大海……中国军人身影出现在每一处需要他们的地方。让我们一同回顾人民军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的瞬间,聆听强军兴军的铿锵足音。风雨无阻向前进,潮头勇立又一年。2022年,人民军队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瞄准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跑出新时代奋斗强军的加速度,加快提升履行使命任务能力。2022-12-25 11:20

自主——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之五

“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2022-12-25 09: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2022-12-25 09:21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2022-12-25 09:21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中国智慧

今天,在中国广大的农牧区,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在传统农耕生态系统中,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农田和牧场,到处都有守护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动人篇章。2022-12-25 01:20

平凡的岗位  奋斗的故事(一线调研)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2022-12-25 01:20

透视中国前11个月吸引外资成绩单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题:引资规模超去年全年 高质量发展成色足——透视中国前11个月吸引外资成绩单2022-12-25 01:11

感染了出现发烧如何处理?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题:感染了出现发烧如何处理?如何判断症状加重需尽快就医?——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2022-12-25 01:11

新华时评: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题: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学习领会“六个更好统筹”之三2022-12-25 01:11

关于新冠二次感染,这些问题请了解

新华社沈阳12月24日电(记者洪可润、于也童)感染新冠病毒后会不会二次感染?哪些人群二次感染的可能性大一些?一个人有可能因为毒株不同而发生多次感染吗?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的增多,二次感染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记者近日采访了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沈阳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刘洪艳,就二次感染相关问题进行解答。2022-12-25 01:11

应对新冠营养建议

①感染新冠后,饮食上要注意什么?发烧时要少吃高蛋白食物,不利于降低体温;②如果新冠康复了,饮食上要有哪些调整?此时高蛋白的食物可以多摄入;③所谓“喝酒可以降低感染新冠的几率”,是真的吗?更多内容,戳视频了解↓↓2022-12-24 21:19

江苏无锡:多措并举保障“精准投递”

为保障城市配送体系正常运行,近日,无锡市委、市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在全市范围内发放500万元补贴。无锡市区内的快递邮政企业,在册员工返岗率超60%,且企业无积压快件的即可申请,每位员工每天补贴100元;邮政快递企业新招录的临时用工人员,工作满半个月,每人一次性补贴1000元;鼓励志愿者或相关人员参与城市保供配送,并给予相应补贴。2022-12-24 21:19

广东深圳:公益平台助力“余药共享”

这两天,深圳市民黄女士刚刚康复。她在朋友圈里刷到有人通过“新冠防护药物公益互助”小程序发布求助信息,点进去一看,大多是需要退烧药。2022-12-24 21:19

上海优化分级诊疗救治体系

近期,随着上海阳性病例增多,用药看诊的需求增大,多家三级医院急诊及救护量激增至高位。上海优化分级诊疗救治体系,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疗机构的扩容增能,12月19日起,上海全市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594间发热诊间全部启用,方便市民就近问诊。截至目前,上海一级、二级医疗机构门诊诊疗数占上海全市全部诊疗量的60%。2022-12-24 21:19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