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频道 > 要闻

习主席的“进博之诺” 为世界注入强大信心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在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宣示中国主张,强调扩大开放,倡导合作共赢,呼吁携手共进。苏达克表示,进博会是中国支持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开放的生动例证,有助于增进贸易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增长。2021-11-04 18:15

透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的杰出典范——顾诵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凭借上述成果,包信和院士团队、赵东元院士团队双双“摘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数度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如今连续8年产生得主。2021-11-04 18:14

逆袭成为世界第二!谁说“进口”不重要

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于2021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  余智认为,“进口是花钱,出口才是赚钱”的表述看似没错,但将赚来的钱换成商品消费(进口)才是目标。2021-11-04 18:10

重磅微视频:共赢之道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悟空小侠战队大战蜘蛛精,江南园林欢庆新春灯会……这不是中国传统泥人彩塑,而是乐高积木块的拼插游戏。2021-11-04 18:03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 大别山精神述评

2018年8月,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河南省新县、黄麻起义策源地之一湖北省红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4月,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正式甩掉“穷帽”。大别山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2021-11-04 16:42

中国缘何成为全球跨境电商交易主要市场

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将于11月4日晚在上海举行。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尤其是跨境电商发展越发成熟,彰显出中国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2021-11-04 16:14

进博创意海报·穿越篇 | 史上最强海淘天团

回威尼斯之后,在一次海战中被俘,狱中口述中国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Rustichello da Pisa)写成《马可·波罗游记》(即《东方见闻录》)但其人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到过中国,仍有争议。2021-11-04 15:57

中国入世20年:​进博会为多边自由贸易注入鲜活动力

20年里,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深度融入多边贸易体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已变得举足轻重。同时,中国在开放中不断发展、减贫脱贫,给世界树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榜样。2021-11-04 15:46

中国入世20年:引领经济全球化 进博会传递开放决心

中国入世是中国开放进程中的大事件,掀起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次浪潮。中国入世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大事件,20年间,中国的角色发生了重要转变,从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转向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2021-11-04 15:46

一组海报快速读懂这份重磅方案

据《新闻联播》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开展节粮减损不仅可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还能保护生态、减排降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2021-11-04 15:45

重温习主席中国之诺

联播+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将于11月4日在上海举行。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央视网《联播+》特推出长图解,与您一起重温习主席的中国之诺,感受进博会的魅力。2021-11-04 15:44

3-11岁儿童接种新冠疫苗注意事项 家长要看

日前,全国多地已按照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启动3-11岁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家长一定要看!2021-11-04 11:33

第四届进博会丨日本中小企业看重进博会平台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参展企业集中在3大领域,包括医疗器械与医药保健、农水产品和食品以及服饰和日用消费品。此间人士认为,进博会将成为助力日本中小企业打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为日本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带来曙光。2021-11-04 11:19

科技创新 总书记的“核心关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右)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左)颁奖。2019年4月18日,在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武汉国家磁共振中心,科研人员在人体成像仪前讨论实验进展情况。2021-11-04 07:59

博采众长 进而有为

从中国市场到世界市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智慧”到“世界智慧”,以进博会为代表的合作平台,正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透过进博会之窗,人们可以感受不可逆转的开放大潮,体察顺应时代要求的合作大势,预见创新引领的可持续发展前程。2021-11-04 05:10

环球热点: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巨大

十月二十七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的积极参与是全球气候治理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2021-11-04 05:04

【党史声音日历】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2015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在精准扶贫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关键性问题。2021-11-03 21:15

【地评线】彩云网评:中老铁路跨越山河见证友谊

11月1日,中老铁路橄榄坝至磨憨区段3个牵引变电所对接触网实现一次送电成功,标志着中老铁路全线送电成功。中老两国建交60周年之际,中老铁路建设有序推进,这条承载老挝人民走出来梦想通道的建成日期日趋临近,将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2021-11-03 21:13

【地评线】荔枝网评:共赴东方之约 奏响中国与世界携手共进共赢嘹亮乐章

黄浦江畔,“四叶草”盛妆待放,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即将拉开帷幕。与会各方对第四届进博会充满期待,认为进博会的召开彰显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创造更多机遇。2021-11-03 21:12

【地评线】中安时评:读懂守护背后并肩战斗的温情

近期我国多地疫情散发、形势严峻,在与病毒赛跑的“战场”上,涌现出无数令人动容的故事,这些故事、这些感动,温暖了深秋,也融化着心扉,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天真顽强的小男孩,是疫情防控中的一束光,温暖人心,给人力量,志愿者是在和他们一起并肩战斗,在守护他们健康成长,让这人间充满希望,我们必将迎来光明的明天。2021-11-03 21:10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用苏区精神点亮新征程上的“红色灯塔”

传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传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必须坚持艰苦奋斗,不断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2021-11-03 21:09

【地评线】东湖评论:坚定理想信念,炼就栋梁之才

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既表达理想信念是百年大党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也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殷嘱托。2021-11-03 21:09

大别山精神丨舍命报国,换来红旗不倒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这首由大别山小调“八段锦”填词而来的革命民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红军的足迹传遍了大江南北。2021-11-03 21:08

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彰显大国自信和开放决心

近日,国家财政部发布《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落实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有关政策的通知》。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给予外资企业在政府采购中平等的市场地位和准入机会,在中国市场中创造世界机会,体现了大国担当,彰显了大国自信。2021-11-03 21:06

【思政实践】上好“三堂思政课”,铸就“强国一代”的钢筋铁骨

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要上好行走的思政课,让青年在身临其境中感悟真理伟力。要上好朋辈的思政课,让青年在榜样示范中实现共同成长。2021-11-03 21:05

求是网评论员: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2021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各国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一心,提振雄心,增强信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2021-11-03 21:04

【理论圆桌会】关于共同富裕 一起来看这八个关键词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牢牢抓住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不懈努力,凸显了这一过程的特点和要求,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起到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2021-11-03 21:04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质与优势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制度链条,包括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社会民主、基层民主、公民民主等民主政治的全部要素,涵盖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过程的一切领域,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2021-11-03 21:02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