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吉林之行,聚焦这些老难题和新挑战

来源:央视网    2020-07-25 12:53
来源: 央视网
2020-07-25 12: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党中央正在组织制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议。习近平在吉林考察时说,希望各地深入调研,聚焦面临的老难题和新挑战,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总书记的吉林之行,瞄准的也正是老难题和新挑战。

△联播视频丨习近平在吉林考察

  △习近平吉林之行考察地示意图

发展之计:

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吉林考察期间,习近平强调,要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这正是老难题的破解之道和新挑战的应对之策。

  △吉林长春

考察期间,总书记高度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的一汽集团,总书记指出,要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自主创新、自力更生,是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老命题,在新挑战下更显紧迫。

  △一汽整车硬件测试实验室(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一汽展厅(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在听取吉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强调,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把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作为主攻方向。众所周知,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由此成为“六保”之一。总书记提出“提升全产业链水平”,在新挑战下尤为关键。

△这是即将搭载红旗HS5车型使用的高度集成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有了这样的辩证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依然走得笃定。

三农之基:

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和上一次东北之行一样,总书记这次首先看的依然是农业生产。他开门见山,“我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总书记一再叮嘱,要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国宝级待遇”的背后,是总书记对于老难题和新挑战的深刻洞察。今天,这片土地越发牵系国家安全的大局。

  △蓝天映衬下的玉米生产基地(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吉林考察期间,总书记牵挂着这片土地上涌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强调,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总书记关注着农业科技现代化。他提出,要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总书记再谈脱贫大计。他重申,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

在今年两会上,总书记这样直陈心声:“我们这一代人有这样一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心中有情,风雨同行。

△当地农民合作社购置的农机,用于整地、播种和收获等农业生产环节。(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民生之本:

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7月23日下午,在中国一汽集团研发总院实验室,总书记关切询问现场几位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他说,“大学生就业,今年面临一些困难,疫情的影响。但是党和政府还是全力以赴,把它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争取使我们的大学生都能找到工作。”他还亲自勉励毕业生,“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关心大学生就业

两个“重中之重”,可见这个群体、这个问题在总书记心中的分量。“保就业”是党中央提出的“六保”之首。吉林考察期间,总书记说,要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正在一汽实习的几位大学生(总台央视记者卢心雨拍摄)

“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总书记每次东北之行都会重点关注民生。五年前在吉林考察时,总书记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今年在疫情背景下,总书记更是牵挂殷殷。教育公平、疫情防控、医疗服务、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防汛救灾……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党建之旗:

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党的99岁生日前两天,习近平主持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主题是“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吉林考察期间,总书记再次强调,要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长山花园社区党建讨论会(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总书记在长春考察了长山花园社区和依托该社区创建的社区干部学院。他强调,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

  △社区楼栋长(右二)和三位单元长(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内容。2011年1月在吉林调研时,习近平说,懂人才是大学问,聚人才是大本事,用人才是大智慧。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容才之量、用才之能。

这次吉林考察期间,习近平说,要创新人才工作政策、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积极营造拴心留才的良好环境。要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从拴心留才,到常态减负,总书记深谙基层的所需所盼和人才的所思所想。

  △长春新区规划沙盘

  △四平战役纪念馆前的雕塑

“创业难,守业更难。”这是总书记在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时的感言。无惧风雨,直面挑战,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是百年大党的召唤。

监制丨申勇

主笔丨龚雪辉 郁振一

视觉丨陈括 齐欢

摄像丨总台时政新闻中心摄像团队

责编丨刘会民 侯艳 蔡靖骉 李晋

编辑丨王继阳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