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北海生态行】北海红树林擘画生态旅游新图景

金海湾红树林拥有4.5公里长的海岸线,面积约6000亩,金海湾红树林内外生长有一片3000多亩的“海上森林”——红树林。冯家江贯穿北海市区,北连通马栏河,向南汇入北部湾,流域面积68.5k㎡,中下游分布有大面积的红树林。

【美丽北海生态行】北海红树林擘画生态旅游新图景

来源:央视网 2020-11-29 17: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金海湾红树林拥有4.5公里长的海岸线,面积约6000亩,金海湾红树林内外生长有一片3000多亩的“海上森林”——红树林。11月25日,“美丽北海生态行·网络媒体看北海”采访团走进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探访红树林的保护情况。

红树林是地球上最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固碳、局部气候调节、水质过滤、海岸保护以及物种栖息地等重要功能。同时,红树林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由于地处人口密集的海岸带,金海湾红树林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破坏。

2017年4月19日,习总书记视察金海湾红树林时指出,“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要做好珍稀植物的研究和保护,把海洋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区域建设好”。

2018年3月,北海市委市政府启动建设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作为国内首个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PPP项目,该工程以“治污、生态、为民”为主线开展生态治理,用以改善冯家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银滩和红树林。

冯家江贯穿北海市区,北连通马栏河,向南汇入北部湾,流域面积68.5k㎡,中下游分布有大面积的红树林。冯家江承载着水质保障、生物迁徙通廊的重要生态功能,是贯通北海市廉州湾及北部湾海域的生态绿廊,也是城市主要排涝河道。

北海北排公司负责人张庆习介绍,该项目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再生水资源利用、深度净化一体化工程等4个步骤进行水质治理,对渠库江沿线进行生态修复。

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区鸟类由2017年的136种增加至171种,增加了35种,多次监测到世界极危鸟类勺嘴鹬、来自世界各国的环志鸟及黑翅鸢、褐翅鸦鹃等十多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沿岸滩涂得以休养生息后,沙虫等底栖生物种类不断增多,由2017年的66种增加至89种,增加了23种;冯家江流域分布的17种红树植物,生长态势越来越好,整片海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向平稳、健康方向发展。

在金海湾红树林,观光木栈桥、背景音乐系统、观景平台、沿路观景休息、疍家民俗园等生态科普设施齐备,还有专业的讲解人员讲解红树林生态科普知识。2019年7月,金海湾红树林被列为全省第一批“自治区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金海湾红树林景区办公室主任孙婷介绍,景区还成立了一支20人的红树林生态环境管护队伍,负责清理金海湾红树林海域滩涂潮汐垃圾、水域漂浮物,日均清理垃圾约1吨,年均出动约3500人次,确保了金海湾红树林整体环境的卫生整洁,全面维护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稳定,使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红树林覆盖率持续提高。

据悉,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休闲旅游与生态结合,金海湾红树林已发展成为北海生态、科普、休闲旅游品牌的新亮点,成为广大市民及游客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年均接待游客量可达40万人次以上,收入逐年增加。

“美丽北海生态行·网络媒体看北海”活动由中共北海市委宣传部、中共北海市委网信办,北海市政府新闻办主办,多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地方网络媒体、自媒体等组成的网络媒体采访团深入北海市实地走访,以北海“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文旅产业发展等为切入点,宣传报道北海发展进入“快车道”、迈进新的“黄金时期”相关方面所取得的发展成就。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