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中国物价低位运行 对全球物价发挥重要“稳定器”作用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研究讨论全球物价形势。2. 各国指标说明:美国CPI、PPI环比经季节性调整;欧元区CPI采用消费者价格调和指数(HICP);加拿大CPI环比、同比经季节性调整;澳大利亚CPI、PPI为季度数据;其他指标未经季节性调整。

国家发改委:中国物价低位运行 对全球物价发挥重要“稳定器”作用

来源:光明网 2022-04-24 19: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研究讨论全球物价形势。

专家指出,2021年以来国际通胀水平明显上行,告别长达十余年的低通胀时代,特别是今年以来国际通胀水平进一步快速上行,美欧等经济体物价连续创下多年或历史新高。3月份,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涨幅分别扩大至8.5%、11.2%,分别续创40年来和历史新高;欧元区CPI、PPI同比涨幅分别扩大至7.5%、31.4%,续创历史新高;少数国家甚至呈现恶性通胀态势。

国家发改委:中国物价低位运行 对全球物价发挥重要“稳定器”作用

国家发改委:中国物价低位运行 对全球物价发挥重要“稳定器”作用

注:1. 数据来源为各国及欧元区官方统计部门及路透社,部分为上月或上季度数据。

2. 各国指标说明:美国CPI、PPI环比经季节性调整;欧元区CPI采用消费者价格调和指数(HICP);加拿大CPI环比、同比经季节性调整;澳大利亚CPI、PPI为季度数据;其他指标未经季节性调整。  

专家一致认为,本轮国际通胀高企完全是由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内治理失序、对外挑事霸凌造成的,并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伤害。一是新冠疫情暴发后,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经济体滥发货币,实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市场流动性泛滥,推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二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疫情防控失序,产业链供应链紊乱,至今尚未恢复,导致全球生产供应受到极大影响,大宗商品供给不足、价格攀升。三是俄乌冲突以及美国联合盟友对俄罗斯发起多轮制裁,冲击世界经济体系,加剧全球粮食、能源、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供需紧张局面,导致价格高位攀升,进一步推升国际通胀水平。

专家强调,得益于疫情防控得当、社会生产秩序稳定,宏观政策力度节奏把握精准、不搞大水漫灌,重要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显著,中国物价一直运行在总体合理区间,去年全年CPI上涨0.9%,今年3月份上涨1.5%,一季度平均涨幅为1.1%,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对全球物价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作用。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