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丨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    2022-10-08 17:00
2022-10-08 17: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金秋十月,我们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总书记凝练概括——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不断探索出来的适合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迄今为止,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约为10亿人。中国要带领14亿人实现现代化,难度之大、挑战之多,不难想象。

在众多现代化后来者当中,为什么人口最多的中国能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途径,既要尊重现代化规律,也要尊重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独立自主、坚定不移地坚持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艰辛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刘克瑞一家10年前从西海固“穷山窝”搬到这儿。在刮起风来“一碗饭半碗沙”的荒滩上,移民群众硬是利用黄河扬水滋养出一片绿洲。习近平总书记来家里时,老刘热情地请总书记看他的牛、田、房子、花,这些是在1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好光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这样的人间奇迹,写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写在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

十一假期,河北承德大贵口村游人如织。木屋农舍、亲子乐园、山谷餐厅等特色农旅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近年来,大贵口村“两委”带领村民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培育休闲采摘、观光体验、农业研学等新业态,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我们农村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乡村振兴。不仅城镇要好,乡村也要好,乡村城镇一样好。我们不能满足,还要再接再厉。”2021年8月24日,在大贵口村考察调研时,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激起现场一阵阵的热烈掌声。

△2022年9月25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感受迷人秋景。

小康圆梦、山乡巨变、乡村振兴,曾经连火柴和铁钉都要进口的中国,如今已成为 “世界工厂”和“创新试验场”;拥有近4万公里高速铁路里程,居全球首位;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连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新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历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强大生命力的印证。

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指出,“中国的崛起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新道路与灵感”。这条道路“新”在哪里?新就新在,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百年奋斗自主探索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

8月26日,一张“防火长城”的照片,刷爆朋友圈。重庆北碚缙云山山火决战现场,一边是飞舞的火龙,一边是不屈的人墙。

正是因为有14亿人的强大支撑,我们才有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勇气,在惊涛骇浪中逆流而上的果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这么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

新时代10年,中国勇敢向贫困宣战,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脱贫奇迹”。

新时代10年,面对疫情、洪水、旱情等一次次考验,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14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

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5月8日,上海,全球美妆巨头欧莱雅宣布在中国市场设立首家投资公司。

6月20日,浙江,跨国农产品巨头嘉吉公司的首个风味糖浆创新生产基地宣布落户平湖。

纵使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中国14亿人口,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内需规模超过百万亿元;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蕴藏着强大的消费潜力。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8月31日至9月5日在北京举办。十年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9倍,进口服务累计超过4万亿美元。

“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

满足14亿人口的需求,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外部世界,必须拥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

农业关系着老百姓的生存,“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目前中国是世界上谷物、肉类、水果等第一大生产国,为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优质中国粮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撑。

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为推进现代化进程建立了牢固的产业基础。

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传统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线上线下消费加快融合,有效改善了人们的消费体验,也形成了消费新增长点。

新时代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转变;新时代10年,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2021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比2012年提升10个百分点。

市场规模越大,孕育创新的能力越强。如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我国正在从过去的追赶者和跟随者尽力争取变成领跑者,巨大规模的市场不仅可以摊薄创新成本,还可以提高创新收益,助力打赢从产品现代化到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集体迈向现代化,意味着人类发展史上将出现一系列动人心魄的改变。力促人口红利倍增,中国式现代化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如果问我走出大山的路远不远,我会说很远,因为我走了十几年。”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小伙苏正民,曾以一篇6000字的论文致谢触动了很多人。

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后,苏正民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支教老师,将更多希望的种子,种在了孩子们的心中。“曾经,我是被浇灌的那棵树;现在,我想做播种的那棵树。”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2022年6月23日,支教老师在贵州省安龙县王院村小堡营小学同学生玩游戏。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文盲率降至2.67%。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知识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坚实人力资源保障。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以及人口健康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都为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时代10年,我国卫生事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妇幼保健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新时代10年,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亿多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我国现代化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的过程,正是人口素质显著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过程。

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

到2035年,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东方大国进入现代化行列,将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信心满怀——

“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总监制丨钱蔚 王姗姗

监制丨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杨彩云

视觉丨江雨航

校对丨程昱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