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 专家专栏

共情产生的渊源及其概念的心理学重构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1-03 09: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共情产生的渊源及其概念的心理学重构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刘志强)

共情是个体适应社会的重要方式,是道德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人际交往活动的润滑剂,对个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共情能力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增强幸福感、提升社会人际交往质量;而低水平的共情能力则与冷漠、攻击性行为、社会适应不良等反社会性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揭开共情的面纱,了解共情产生的渊源和内核非常必要。

“共情”一词来源于德国美学,最初用来表示观察者把自己投射到所观察的对象中,尤其是美的物品。Lipps将其带入心理学领域,先是用于光学错觉的研究,后来用于研究人们认识他人的过程。随后Titchener首次使用“empathy”一词。 Lipps和Titchener都认为共情是观察者有意识地走出自我,刻意努力进入他人经验的过程。我国心理学家将其翻译成“移情”、“神入”、“共情”等。虽然共情一词的出现才短短一百年,但是关于共情的研究却有着悠久的哲学渊源,并且与“同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谈到共情时,我们不得不先从同情说起。Hobbes在《利维坦》中指出,人的本性是不惜一切代价为自己获得资源。之所以存在社会秩序和规范,是因为人们对死亡的害怕和对舒适的喜爱。国家必须采取强制手段来规范人的行为,但是他的观点无法解释人们在没有被强制的情况下产生的各种利他行为。对此,Smith指出,人天生就有一种“同伴感觉”的倾向,我们的规范不是来自外部的约束,而是来自自身内部。Smith将其称为“同情”,即:“对他人悲伤的怜悯,对他人受到轻视时产生的怨恨,他人胜利时产生的喜悦......”他还指出,个体必须依靠想象的力量才能产生“同伴感觉”。关于同情的另一个有影响的观点来自Spencer,他指出,某些物种具有一种“潜在的社会性”,个体试图建立一种“同伴关系”,这是一种社会适应。这种适应的优势在自我防卫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同类的数量能提供安全感。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物种发展出来一种建立“友好关系”的愉悦感。同情作为这种反复关系的结果发展出来。他强调同情是一种交流手段,能够达到快速协调群体的行为目的。20世纪初,McDougall提出了同情的本能理论。他指出,对于每一个原始的情绪,都有一个对应的特殊感觉机制,称为“感觉入口”,可以接受他人的情感,并把这些情感线索转化成共享的情感反应。后来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个观点。

上述有关“同情”的论述,实质上都包含了共情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为后来共情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共情研究早期,研究者强调某一单维结构,如认知或情感成分。因此,早期共情的定义出现了从强调情感到强调认知再到二者综合的过程。如Kohler强调共情的认知层面。后来Mead和Piaget分别提出了“进入他人角色”的能力和“去中心化”能力的概念。他们都强调个体压制了他自我中心的观点,并能以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他们的观点为深入研究共情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后来出现的“认知角色采择”、“情感角色采择”,40、50年代出现的“认知共情的准确性”,以及对被观察者的归因判断等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一致认为,共情是一个具有多维结构的概念,它包括指向他人的情感和对他人的情感的认知反应,即对他人情感状态的理解和感受。现代关于共情的研究大多数都聚焦于其概念主要成分上:共情的情感和认知层面,即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Davis在共情的综合模型中指出,共情是一种人格特质或一种稳定的能力,认知共情包括情感识别和视角选择,而情感共情则包括对他人情境的情感分享。他还把共情与和共情有关的情感表现及行为表现区别开来。而持过程论的研究者则认为情感和认知后产生的共情行为,如亲社会行为也是共情的组成部分。也有研究者指出,共情在表现特点上可以分为状态共情和特质共情,前者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后者则是个体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尽管共情的认知维度有着丰富的理论支撑,但共情的情绪维度仍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如Stotland仍强调共情的情感维度,“观察者的情感反应不必与被观察者的情感一致”,像“幸灾乐祸”这种反应,他称之为“逆向共情”。但这种与被观察者效价相反的情绪仍不能被其他研究者接受。虽然Hoffman提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定义:共情是一种更适合于他人处境而不是自己处境的情感反应,但这个定义仍限定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情绪效价的一致性。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共情的理解变得更加全面和系统。如有研究者从共情的前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共情的动态过程的视角来定义共情,共情包含的构念已经不仅仅是认知和情绪成分,还体现了动态过程的含义。

总之,共情的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从同情中部分理解共情,到认同共情包括认知和情感两种重要成分,再到动态理解共情,这体现了人们对共情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尽管研究者对共情概念的界定存在诸多分歧,甚至可以说,有多少共情的研究者几乎就有多少共情的定义,但到当前仍存在一些较为一致的观点:(1)它包括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 (2)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情绪具有一致性;(3) 共情会产生一些内隐的或外显的心理和行为结果;(4)观察者在意识层面能区分自我和他人。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