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微视频丨报得三春晖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5-14 12:34
2023-05-14 12: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015年的春节团拜会,习近平总书记吟诵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道出了他与母亲的深厚感情。

一个针线包,连着母子心。

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梁家河插队。儿行千里之际,母亲齐心亲手给习近平缝制了这个针线包,并在上面绣上三个红字 “娘的心”。 7年知青岁月,小小的针线包默默陪伴着习近平。

(现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

习近平走上领导岗位后,齐心时常给他写信,嘱咐他从严要求自己。母亲的一句句教诲为习近平奠定了做官做人的清正底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2017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道: “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 三个“不要” 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最温馨的情愫。

母亲的爱涵养家风,家风影响世风。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终将叠加成国家的进步;每个家庭创造的价值,定能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