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研学游”掀起热潮,持续激活科技发展动力

“科普研学游”掀起热潮,持续激活科技发展动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8-29 16: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普工作是有效推动国民思维创新变革、为科技创新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传播科技知识和发展科学文化的关键渠道,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均有助益。安徽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仅在科技创新领域表现突出,以量子通信、墨子传信、九章计算等科技成果走向国际,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跑出发展加速度,还积极发挥这些创新资源的科普作用,弘扬科学精神和传播科学思想。

今年夏天,在安徽合肥举办的“科普研学游”系列活动掀起热潮,“科里科气”的“科技景点”成为暑期人气集聚的研学圣地。聚集“科创之城”,在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综合性场馆安徽创新馆里打卡1900多件科技成果展品,在科学岛观摩刷新世界记录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科普基地感受AI的科技魅力,一场场科技盛宴吸引了来自全国的青少年“到此一游”。合肥的“科普研学游”系列活动集科普和旅游为一体,立足特色科技成果,使研学者在参观大国重器的过程中筑梦未来科技发展。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目前共有3个国家级实验室,已认定10家合肥科普游基地,开发出“科大讯飞AI科普游——科大讯飞一日营”、“走进未来——安徽创新馆+云谷创新园一日营”等10条特色科普游线路,拥有200多个科普场馆。2023年8月18日,合肥市科普教育基地协会成立大会召开,将进一步促进科普教育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增加科技后备力量。合肥正如火如荼开展的科普活动是新时代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科技资源科普化,将深化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持续激活未来科技发展动力。

科技是改造世界的革命性力量,科普工作有利于提升公众认识世界的水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钱学森曾言,“提高整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是我们科普的任务,现代科学技术就是人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来的。”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分工和学科分类不断细化,科学的专门化程度日渐提高,这为公众理解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世界增加了难度。科学普及是传播真理的关键渠道,意味着科学知识的大众化过程,致力于使公众理解科学,填补知识鸿沟,促进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对科学活动的参与。立足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要使中国人能够更好地改造世界,实现科技创新,首先需要提升公众科学认识世界的水平,在科普活动中促进人们积极探索科学真谛,更深刻地把握高速发展着的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科技是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引擎,科普工作致力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当前,“两个大局”同步交织,我国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离不开科技事业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也离不开科技解决方案。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大阻力,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2022年8月16日,科技部、中宣部和中国科协公布的《“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积极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大力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共享科技创新成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支撑,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国,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均应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科技为民”,秉持以人民为中心而非以资本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落脚点。在科普活动中,既要聚焦战略导向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等重点领域,也要重点宣传科技惠及民生的创新成果,譬如基本医疗领域的全球首台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问世、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等高端医疗装备的国产化进展,交通出行领域的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配送等,以及养老、就业、精准扶贫、生态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使人民群众充分了解科技进展,最大程度地便利生活和提高生活品质,从而极大增进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科技乃国家战略发展之利器,科普工作助力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强则国家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我国的战略目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纵观人类文明演进史,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原因在于抢得先机,率先掌握了高端科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历史和现实表明,一座城市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影响市民科学素质、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激发城市发展创新潜力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决定全民科学素养,建立高素质创新大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关键要素。要使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既需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需要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新时代加强科普工作,要充分发挥特色科普基地的作用,推进科学辟谣平台建设,激发公众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形成全社会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同时要着力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想象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从小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从而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源源不断输送人才、注入发展动能。(作者:江可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批号:AHSKQ2022D0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号:WK22000000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文科基金项目(FSSF-A-2301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顾吉环,李明,涂元季编. 钱学森文集 卷4[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2:169.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