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架起文明交流互鉴之桥

来源:新华社    2024-05-18 20:28
来源: 新华社
2024-05-18 20: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博物馆,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出国访问时,习近平总书记常常走进博物馆,了解不同文明的独到之处;外宾来访时,习近平总书记同他们一起参观博物馆、展览,共赴文明之约。

琉璃晶莹剔透、花纹装饰繁复。这件收藏于陕西法门寺博物馆的琉璃盘,见证了一千多年前中西方文明的多样与交流。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的价值。博物馆中,珍藏着多姿多彩的文明成果,诉说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

春色满园,皮球翻飞,淑女蹴鞠……这幅中国苏绣作品,记录了一段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往事。

如今,这幅苏绣在奥林匹克博物馆永久展示。它的故事展现出中国古代蹴鞠与现代足球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和很多其他博物馆的藏品一样,见证了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崭新篇章。

元青花,中国古代青花瓷中的精品。它的诞生源自中西方文明的互鉴与发展。

博物馆里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不同文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也展示出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态度。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延绵的时代长河与交错的城市光影中,博物馆静静矗立,回望历史、面向未来,沟通世界、传承文明。

总策划:袁炳忠

策划:李拯宇

出品:孙志平

监制:米立公

统筹:李薇、吕馨慧

编导:牛小溪、李小卉

配音:王帅龙

记者:陈昌奇、逄杰、赵英博、饶饶、喻珮、刘紫玄、陈俊侠、姜雪兰、陈斌杰

报道员:骆羿杉、王露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责任编辑:董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