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

人民网评: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4-08-29 08: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指出,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方能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保障亿万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动教师队伍量质齐升。这个过程中,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传播了知识、思想、真理,塑造了灵魂、生命、新人,赢得广泛赞誉和尊重。面向未来,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使广大教师更好的担当起神圣职责使命。

强教强师,需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意见》提出,引导广大教师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从实践出发,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能推动教师群体更好践行共同价值追求,凝心聚力投身教育事业。

强教强师,需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广大教师不仅是“教书匠”,更是“大先生”。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意见》提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这既要强化高层次教师培养,又要提高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还要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坚持多措并举、多维推进,千方百计提升教师的学识能力,并把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贯穿教师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各环节,教书育人质量定会越来越高。

强教强师,需坚持教育家精神引领激励。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是必要之举。一方面,大力传播“人民教育家”“最美教师”等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感召力和引领力,做到以精神励人。另一方面,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待遇保障力度,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正如《意见》提出的,为广大教师办实事、解难事。更好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广大教师就能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强教必先强师,着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广大教师必能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陈丹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